《“你是我妈不是?”》
经常听到这样的母子/母女对话:
“你看看人家谁谁,看看你,成天就知道吃/穿/玩(还有你能想到的他不如别人家孩子的地方)……”
“你是不是我妈?都不会说点你孩子的好!”
也经常看到芝麻大的学前孩子,被妈妈逼着把自己的好吃好玩的东西分享给其他孩子。此刻孩子说不出“你是不是我妈”之类的话,但他会哭着说“妈妈坏!”
如果经常被这样对待,孩子稍微长大点就会比较叛逆:对妈妈不耐烦、跟妈妈顶嘴,你想缓和气氛带他出去玩,他也不一定有兴趣,特别是跟家长单独出去玩,他会觉得“我不去,和你们去没意思。”
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家庭剥离感初步形成”或“归属感初步丧失”。
归属感是孩子最早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是生命的地基,是心里健康的基础,孩子在满足了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带着稳定的心理去探索未知的广阔世界,追求更高一层的需要,带着自信心去和小伙伴打交道,融入到学校的生活里,在小伙伴和学校里体现自己的价值。
学前不合理的“分享”培育——妈妈总是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和小食品分给其他孩子,耐心提醒不厌其烦,孩子不听时,有的妈妈还会作出不高兴或生气的反应,这会让孩子子产生“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是别人的妈妈”的错觉,所以就会不愿意跟妈妈多沟通。
如果您的孩子还处在学前年龄,你一定要“止跌”,如果孩子之前被这样对待过,现在很叛逆,学习成绩下降,你一定要努力修复。怎么修复呢?就是要合力搭建母子沟通平台,在“不以学习为主”的前提下,也就是说,跟孩子交流沟通时别急于让孩子做出改变,而是少提或不提学习,少说孩子不听话等你认为不满意的那些行为,使母子沟通能够顺畅,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让孩子觉得你是他妈妈,借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家庭归属感”。消除孩子已经出现的“家庭剥离感”,这样才能避免使妈妈头疼的“逆反”,当孩子拥有了健康的家庭归属感,跟妈妈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后,妈妈再和孩子对“学习、改变”进行沟通,孩子才会在愿意让妈妈引导。因为焦点强调的理念也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才有关系。”“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可能。”当然不是真的没有目的,而是不能让孩子感觉到你有很强的目的才来和他建立关系,一定要先让他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你认同他,他也会对你产生认同心理。
一点小技巧:
1.试着找机会多很孩子交流,聊孩子感兴趣的事,你会发现,不定某个瞬间,他突然对你敞开心扉了。
2.给孩子讲讲自己家族的故事,让孩子了解自己与家庭的渊源。我曾经听别的伯伯讲过俺家族的故事,当时有一种想法是:如果是我父亲讲给我可能意义更大。不过我还是为自己是这个家族的一员而特别自豪。
3.父母应弄清时尚和服装有时候是人们归属感的标志。要适时给孩子经济上的帮助,让他“融入其中”,而不能一直打压孩对跟风的追求。有次听岳老师的课,听到了一个案例,辍学很长时间的一个孩子,在妈妈努力下准备重新走向学校前给妈妈提的要求就是:买一套时尚服装和流行的鞋子,否则不去学。当时只是觉得那可能是孩子的某种支撑和面子,现在理解了他:那是他融入社会、融入到学校的生活里、融入到同学中的一种心理需求,是种力量。
安全感、亲密感建立起来了,规则感和成就感才能顺利建立。本末倒置了,孩子到了青春期你就得“倒回来再走一遍该走的路”。
做家长还真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