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微风正好,我陪着妻子出门锻炼。刚走不远,就遇上了小区里有名的“走路达人”——我们私下都叫他“白头翁”。他步履稳健,精神矍铄,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他一见我就笑着迎上来,声音洪亮:“哎呀,听说你们这次游东北,可把你爸给‘玩美’了!” 我知道他的意思——这趟旅行,让我82岁的父亲圆满了心愿,了无遗憾了。

老父亲在长白山天池
我赶紧回应:“您这身子骨多硬朗啊,七十出头正当年,比我爸年轻多了,更应该去走走看看!”
没想到,他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摇摇头:“七十多喽,不一样了。想出去?得有个人陪着才行啊。”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妻子在一旁听了,热心地建议道:“让您儿子陪着去多好!现在不是有那种专门为老年人开的‘夕阳红’旅游专列嘛,正合适!”
白头翁叹了口气,那点遗憾更明显了:“你是老师,有寒暑假,时间宽裕,可以陪你爸出去逛。我儿子啊,是工人,一天假都难请,哪走得开……”

自拍一张
看着老人走远的背影,我和妻子一时无言。夕阳的余晖拉长了他的影子,也仿佛拉长了那份未能远行的念想。
原来,无论是古稀还是耄耋,那颗向往远方的心,从未因岁月而蒙尘。
只是,有时困住脚步的,并非衰老本身,而是那一点点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凑齐的“条件”——一个能同行的身影,一段恰好能抽出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