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玲湘 语文建设杂志 2024年11月21日 16:29 北京
(本文约3860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摘要】《匆匆》是六年级下册的课文。作为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的艺术风格及其写作的背景值得探析。文章从感情真挚、构思新巧、意象逼真、语言清新四个方面来赏析散文《匆匆》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匆匆》;感情;构思;意象;语言
朱自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
《匆匆》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创作于1922年3月,这正是朱自清在创作上从诗转向散文的时期。《匆匆》一文既有诗歌的意蕴,又有散文的亲切与洒脱,堪称经典。本文拟从感情真挚、构思新巧、意象逼真、语言清新四个方面,逐一探析这篇文章的艺术之美。
一、感情真挚:在苦闷中寻找出路的真情呐喊
散文的生命在于真实。《匆匆》是朱自清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是毫不掩饰情感与心声的至诚至真表达。五四运动落潮后,沉寂与动荡、希望与失望交织,朱自清经历了在苦闷中寻找出路的思想历程。在他心中形成了“理不清的现在,摸不着的将来”“待顺流而下罢,空辜负了天生的‘我’,待逆流而上呵,又惭愧着无力的他”,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力逆潮而上。可见当时心情苦闷,彷徨不能自已的心境。
朱自清不愿虚度年华,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写道:“日来时时念旧,殊低徊不能自已。明知无聊,但难排遣。回想上的惋惜,正是不能自克的事。因了这惋惜的情怀,引起时日不可留之感。我将这宗心绪写成一诗,名曰《匆匆》!”
1922年9月,他又写下长诗《毁灭》,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以求得“段落的满足”。给俞平伯的信,进一步明确了生活态度:虽潦倒,但现在态度却颇积极;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转向”。“转向”奠定了他一生非常重要的人生哲学:刹那主义,即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
《匆匆》正是那个阶段苦闷灵魂的呐喊。“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我掩着面叹息”,这些满头是汗、泪流满面、掩面长吁短叹的表现,何尝不是当时迷茫、徘徊心境下无限空虚与惆怅的真诚倾诉!文末虽然没有谈到如何结束迷茫、徘徊,但作者在不断追问、反问中,展现了不甘虚掷光阴、蹉跎岁月的思想状态。
二、构思新巧:用谈话般的问句展示内心思绪
《匆匆》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文章中的问句作为情绪起伏的线索,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作者内心的思绪。读者仿佛在听一位哲人追问,又好似与作者坐在对面,听他倾诉、叩问,也不知不觉被带入,思索人生的严肃问题。
文章的问句有三个层次。开头,作者从“燕子”“杨柳”“桃花”等自然现象触景生情,联想到时光一去不复返,发出一连串蕴含哲理的疑问: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从内容上看,破折号连接的是作者对时间流逝发出的疑问和作出的两种猜测,似乎是作出了回答,实则仍在追问。提问间作者茫茫然不知所措,透出个人的渺小、无助,生出悲观之心。从形式上看,三层追问,四个问句,反复咏叹,追问之切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困惑与疑问。
接下来,按照回忆过去的日子、反观当下的一日、面向未来的日子纵向推进,层层发问。回顾过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岁月流逝,壮志未酬,内心空虚而惆怅。走进现实,“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我”焦虑却无策、苦闷但无力,只能“茫茫然”不知所往,只能“掩面叹息”。面向未来,六个问句,每个问句包含着对前一句的回答,正是在这“问”“答”之间、一起一伏之中,作者诠释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匆匆”的体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从这一问开始,作者虽然没有明确的回答,却在不甘中思考,“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一反问句表达的恰是“我不能白白走这一遭”,作者已拿出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
一连串的问句,表现的是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如果把文中的问句画成一条情感线的话,这条情感线一直是向上扬的,作者的情感是越来越浓的。这些问句实际上与情感密不可分,它一层一层地推动主题,一直抵达感情最浓烈处、震耳欲聋的不甘处,最强烈的追问就是情感最强烈的喷发,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时光匆匆,励志向上,走好人生这一遭。
三、意象逼真:在生活事物里精准捕捉时光的形象
朱自清凭借对生活事物精微的观察和体验,把内心深处对时光的感受附着于生活的精准印象,将抽象、最难描摹的日子,化为一组组逼真的形象。
第一组是“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大海里的一滴水,微乎其微。“我的日子”,视觉上无影无踪,听觉上无声无息;“针尖”二字,从触觉与感觉上,可与心痛和惋惜关联起来。时间的意象藏着古老的意蕴,在中国古诗词中,把时间比作水的诗句很多,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朱自清具有深厚的古文功底与文学底蕴。“八千多日子”的时间意象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意象传承中的创新。
第二组是“一个日子”。“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作者用人格化的语言写日子匆匆而过,太阳他有脚啊,好像太阳有自己的生命,会“轻轻悄悄地挪移”,形神兼备。日子从“水盆里”“饭碗里”“双眼前”“手边”“身上”“脚边”过去了,与作者“茫茫然跟着旋转”的感情融合,生动形象。
朱自清在《山野掇拾》中这样谈创作的甘苦:“于人们疏忽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往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洗手”“吃饭”“默默”“躺在床上”,都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片段,诗人从中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逝,使得多少对时间有过感受和思考的人们,从中“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对作者灌注了深沉感情的描写产生惊异之感。
第三组是“逃去如飞的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作者把自己的感觉、潜在的意识通过“轻烟”“薄雾”等事物表现出来,“把触角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那里”,寻那“新鲜的东西”。“烟”已轻而缥缈,加上“轻”字更是轻无;“雾”已看不清,加上“薄”字更是若有若无。“轻烟”“薄雾”空虚飘忽,“吹散”“蒸融”了无痕迹,习以为常的生活画面透出诗人“独得的秘密”,惆怅无比的心情跃然纸上。惆怅的“我”“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心痛、无奈、苦闷、不甘,才发出“岂能白白走这一遭”的呐喊。
四、语言清新:注意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的安排
《匆匆》的语言富有韵律,像跳动的音符,婉转、流畅、和谐、动听。朱自清对语言有极高的要求。作者随着情绪的流动,使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把情感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达到匀称和谐。那是因为“我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
注意每一词的意义。文章第一自然段采用了对对子的写法,“去”与“来”,“枯”与“青”,“谢”与“开”,将语意的张力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调和在一起,读者像亲眼看到一般。第二自然段“在默默里算着”的“算”,是静心地默想,而不是出声地“数”;“溜”而不是“划”,极其形象地刻画出时间悄无声息流逝的样态,使读者如亲身经历了一般。第三自然段“两三方斜斜的太阳”,一个“方”字,把东边升起的太阳,斜穿过老屋高高的方窗,照进屋里的情景写得惟妙惟肖……这些熠熠生辉的字,像是《匆匆》这首乐曲的音符,每一个弹奏出来都铿锵悦耳,连绵流淌出来就是一曲天籁。
全文所用的叠词有十二处之多且形式各异。两个字的,如“匆匆”“渐渐”“斜斜”“白白”;三个字的,如“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默默里”“茫茫然”;四个字的,如“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叠词的不同组合运用,不但音律和谐,意蕴与情态也很丰富。
注意每一句的安排与音节。除了前文谈到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排比与复沓也使句子流畅轻快。如开篇一组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一缕情思牵动着活跃、恬静的画面顺次展开,五六个字一句,轻快流畅,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和谐韵律,在参差中显示出整齐的咏叹美。
注意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第一自然段从花木新陈代谢的描写转到对人类生命的思考,自然生命有荣枯开谢的时候,而人的青春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大自然的时序匆匆与一己生命匆匆的衔接,审美的张力跌宕、情绪的韵律调和得自然妥帖。第四自然段的六个问句,下一问是上一问的回答,感情越来越强烈,如乐曲的高潮处,情感喷薄而出。句与段的逻辑之美、跳跃之美相互激荡,读者不知不觉地与作者一起茫然、一起充满激情、一起追问、一起思考。
总体来说,《匆匆》是一篇文情并茂、寓意深邃的散文,感情真挚、构思新巧、意象逼真、语言清新。《匆匆》的艺术特色,在于作者真诚剖析自己在转向中的苦闷灵魂,用谈话般的问句坦率真挚地向读者展露内心思绪,又善于把抽象时光化为对生活事物的形象描写。“佩弦先生对人处世,无时无地不见出他坦白而诚挚的天性。”如此人品、如此文风,质朴不矫饰,是为从“朴素”出来!
(王玲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10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