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一:《红楼梦》中宝、黛、钗等都偷偷看过《西厢记》《牡丹亭》,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会对他们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
《西厢记》和《牡丹亭》讲的都是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的故事,而且有反封建思想,与当时所提倡的封建礼教相悖,所以被列为禁书。而作为官府正统人家的子弟和小姐,正常途径是无法接触这类书籍的,因为封建家长们觉得这样的禁书会教坏他们。但愈是这样,愈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西厢记》和《牡丹亭》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偷偷找来看。《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曹雪芹专门用“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为题,讲述了宝玉和黛玉一起偷看《西厢记》,宝钗和黛玉一起议论《牡丹亭》的情节,可见三人对这些作品都不陌生,为什么这些禁书会让他们爱不释手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美的力量。两部书中的主人公都是才子佳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青春反抗之美;他们之间的故事起伏跌宕,波澜壮阔,凄美动人;书中的语言引经据典,广阔无垠,精美华丽,耐人寻味;书中人物的人生与情感动人心魄,壮美无比,能带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宝黛钗都是爱美之青年,遇到这样美丽的作品,怎会不喜爱呢!
二、情的力量。两部书的核心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张生与莺莺的一见钟情,感人肺腑,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更是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情深似海,情入骨髓。这样的“情”对于宝黛钗此等重情之人来讲,自然具有特别的感染力。
三、文字的力量。文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教化功能,尤其对于宝黛钗这样常爱吟诗弄文的青年男女,特别是黛玉回潇湘馆的路上听到梨香院的小戏子们在唱《牡丹亭》,就被其中优美的词句所吸引。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颇为感慨,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黛玉感同身受,引发心灵共鸣,聪慧如她,不仅懂得文中意,还解戏中情,更知其中味。
因为记忆深刻,后来在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行酒令的时候,黛玉不自觉就说了出来。宝钗听到后便知道黛玉也看过《牡丹亭》了,便告诫她:“……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因为黛玉深深懂得,看这些书籍,接触这样的文字,确实会让自己的思想和性情有所变化,想想自己的处境,只会触景生情,徒增伤感罢了。
然而,有些文字和意境不是想拒绝就能拒绝得了的,就像《西厢记》和《牡丹亭》也是禁不住的,它们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心田,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