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红楼丨从林黛玉听牡丹亭说起

“红楼梦”中,宝黛读西厢是很美的一段。宝黛共读西厢后,宝玉被叫走,去给生病的大老爷请安。这里林黛玉正想回房,走过梨香院,就听到了“牡丹亭”的唱词。

这一段林黛玉听“牡丹亭”的心理变化,真的很像我们每个人喜欢一个东西的心理过程:


1 偶然听到,引起兴趣

红楼梦原文: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林黛玉本来不太喜欢看戏文,这天经过梨香院,偶然听到两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觉得“倒也感慨缠绵”。又细听了两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不觉点头自叹”。

我们喜欢一个东西,最初也是这样,偶然接触到,或者是一个场景,或者是几句话,触动了我们的内心,觉得真的挺不错,于是就开始产生了兴趣。


2 不想错过,心里感动

红楼梦原文:

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林黛玉听了前面几句,觉得不错,心里就想:“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着,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于是又侧耳细听,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我们也是,对一个事物产生兴趣之后,就特别不想错过,总是仔细听、认真看、追着了解,就像我们追剧一样,就像我们追着看喜欢的节目、喜欢的书一样,就像我们很多喜欢“红楼梦”的朋友喜欢蒋勋先生的音频、视频一样。


3 如醉如痴,细细咀嚼其中的滋味

红楼梦原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林黛玉留神接着听,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后来就不自觉的坐在一块石头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我们也是,喜欢一个东西,就觉得它简直说到了我们的心坎儿里。那里面的某句话也好、某个场景也好,简直不能再贴合我们的心境了。有的时候,还会像林黛玉这样,细细的回味、细细的咀嚼其中的滋味,觉得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4 引发联想,唤起心里很多的相关记忆

红楼梦原文: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林黛玉听着“牡丹亭”的戏文,就想起了崔涂的“水流花谢两无情“;李煜的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还想起了刚才“西厢记”里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同样的,我们喜欢一个东西,也会有很多的共鸣;并且因为这种共鸣,还能唤起我们生命里很多的相关记忆。这么多相关的记忆触发到心里,就跟受了一次美的洗礼一样。

======


你看,曹雪芹写林黛玉听“牡丹亭”的这几个心理层次和心理过程,真的和我们平时喜欢一个东西的感觉完全吻合。

好的作品大概都是这样吧,能把人心底深处的一些感觉写出来,能把人心底的真实情感写出来。也只有真情,才能引发共鸣,才能动人吧。

不信,你可以按这几个层次,想想你最近的电视剧也好、喜欢的歌也好、喜欢的文字也好,你仔细想想,大概都有这种类似的感觉吧:


1 偶然听到,引起兴趣

因为一个什么机缘偶尔认识到;


2 不想错过,心里感动

不想错过,有关的信息会一直追着看;


3 如醉如痴,细细咀嚼其中的滋味

很喜欢、很感动,一些场景还会让你细细品味;


4 引发联想,唤起心里很多的相关记忆

因为这个唤起了心里很多的记忆,丰富我们心里的感觉;就像做了一次心灵瑜伽一样,就像受了一次美的洗礼一样。


来自:银话筒(yinhuatong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