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学习的效率,教育培训界有一种学科叫脑科学。他研究的是:人类大脑的特点,大脑的喜好等,针对大脑的特点,如何进行教育培训的设计,使得学习活动可以事半功倍。
与培训相关的总的来说,大脑有四个特点,也可以说是人的天性所在。
分别是:大脑喜欢新奇(所以喜新厌旧是人类天性哈)、大脑喜欢运动(不喜欢一尘不变)、大脑喜欢社交(人们都需要倾诉与交流)、大脑喜欢图形(一切图示化、可视化的东西,往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基于以上四个大脑的喜好,讲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就可以投其所好,顺应大脑的特点,针对性设计一些课堂活动,让学员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这样学员学习就不容易思想走神了。这也是我们设计互动时的依据。
具体来看,针对“大脑喜欢新奇”,讲师需要创“新”。
大家可以想想,那些你曾经喜欢上的课,是不是大都因为老师讲课方式很新颖呢?讲师可以通过改变学习环境,满足学员大脑对新奇的追求。
具体比如:以前是讲座式,现在可以改为小组式;以前是单讲式,现在变成研讨式;以前是在培训室,现在是在车间;以前大家拿A4纸记笔记,现在给每人发一本学员手册等等,一切让学员感受到与往期培训不同的地方,都是创“新”。
针对“大脑喜欢运动”,讲师可以在课前做一些游戏和热场活动;课中让学员起立回答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到大白纸上、上台分享、带领大家做一些动手小练习等等,通过调动学员活动,一方面刺激学员大脑避免疲态,另一方面让学员加深对所学的理解。
针对“大脑喜欢社交”,讲师应在课堂上多设计几次组内、组间、全班层面的讨论和交流,这里推荐个“世界咖啡”会议形式,讲师可以借鉴,这是个将社交发挥到极致的、一种促进讨论和交流的会议模式。学员在交际中,其实也是在应用所学的知识,建构自己独属的知识体系。
“大脑喜欢图形”,这一特点,要求讲师需要在课件制作上下功夫。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对图形的接受度要比文字高得多。但实际上很多讲师的课件PPT上,总是堆砌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学员看不清,学员也懒得看。
如何让课件图示化呢?其实也是有诀窍的,我前几年为此还专门开发过课程。
限于时长,这里我简单分享几个方法。
一、给你的内容配上相关图片;
二、把你的文字转换成图形或图片来表示;
三、文字一定要精简,文字分条理,关键内容亮色突出并加粗,每段文字前加图标。
四、你的课件结构要清晰,页面要分区,你不会的话,可以套用个好一点的模板。
我们内训师培训系列微课后面几个章节,也会分享到课件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请大家到时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