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喜欢看十几年前的电视剧,几部下来,发现不少电视剧探讨的问题颇有深度,立意也好,哪怕拍摄的技术手段不如现在,但是从剧本到台词都极有水准(有些故事根据小说改编),演员们的敬业和专业程度也不用多说。
不过,在看了几部之后,其中不少剧集仍然会重点刻画为家庭牺牲自我的女性,比如,有一部剧《幸福来敲门》,讲的是中年人重组家庭,而女主作为继母,可以说是为小家任劳任怨,对子女的培养更是呕心沥血……
剧中有一幕我印象很深刻,女主姐姐不放心妹妹即将成为后母,所以语重心长地跟妹夫说,自己的妹妹是一个非常会爱人的人,她如果爱一个人,会让对方打从心里感到温暖,而不是像有的人,也是爱人,但是让人特别难受……
后来,我慢慢理解了姐姐口中的“懂得爱人”是什么意思,女主简直是继母届的活雷锋,包下所有家务不说,家里大小事处处为丈夫着想,两个继子遇到各种麻烦时,她也一声不响想办法帮忙。丈夫的收入不高,女主还投入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平日辛苦干活赚一些外快,遇到什么委屈全往肚子里咽,自己的困难却一个人默默解决,尽量不麻烦丈夫……
每次男主得知事情真相,都会紧紧抱着女主,说,我何其幸运娶到了你这样出色的妻子。
剧终人团圆,看完之后我却有点不理解,如果是现实中,发生这样事会怎样呢?如果我是女主,我是否能做到和女主一样的牺牲奉献呢?或者,问题应该改为,女性为什么要如此牺牲奉献?委屈自己到这种地步,难道还能甘之如饴?真的是因为爱一个人所以甘愿为他付出所有吗?
照理说,如果两人同样都朝九晚五需要工作,那么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也应该由两人共同承担(至少我这么认为),如果一方因为工作性质不能承担家庭事务,那么双方可以协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不能仅仅是因为“妻子”这个角色,就让妻子承担所有的事,丈夫用“以事业为重”之类的理由逃避家庭责任,对家庭不管不顾。
尽管现代社会双职工家庭已成为常态,但可以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依然深深扎根在中国人心里。
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思想,男性更多可能会认为应该在事业上得取得成功,成为有经济实力,或者有社会地位的人,这样才能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因此会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同时,有很多男性认为,如果自己忙于家事或者教育孩子等家庭琐事,可能会显得婆妈,不够男子气概。
但是,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每个角色承担家庭责任的失衡会导致什么……一方事业有成,但是另一方并不会因此获得实际利益,如,丈夫为事业拼搏,经过多年奋斗获得成功,“妻凭夫贵”可能性也并不大,反而妻子的付出和牺牲大多是隐性的,是不会被任何人看到的付出。
思来想去,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对于家庭中各角色的刻板印象导致,男性、女性、丈夫、妻子……对于这些角色的固有认识限制了我们的想法和认知,要打破固有认知很难,爱自己,“成为”自己才是关键,而对于我们的人生幸福,我们自己应该是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