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模考试成绩出来了,赋分后568分,按照这个成绩只能上一本,儿子有些慌了,不安了,沮丧了,自我怀疑或否定,开始要找一对一了,总之,一波操作!
我在想,如果我没有学习,我会怎么回应? 会不会落井下石呢?早干嘛去了?
但如今我只有满满的理解,欣慰,更多的好像还有一些心疼!
人本质上想要取得一些成就,就需要巨大的付出,无论是学习考试,还是未来的工作创业,想要做出成绩,有所成就,那就是要付出!
我询问了儿子对这次考试成绩的一个大致的评估,什么原因? 你过去一段时间的付出,这学期的一些考试,付出和结果是否匹配?儿子说,那成绩还是合理的! 我说,有没有感觉其实成绩还是不错的,相对于付出? 儿子说,是的!
那按照这个逻辑,接下来的138天,调整一下行为,理论上是不是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 儿子说,理论上是的!(其实也不一定,付出和回报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是正比,比如情感) 但积极的的回应,做出相应的行动的调整,比如在高考的方向(目标)上做一些必要的梳理,在实现高考的方法(具体的行动计划上)做出一些调整,哪怕最终分数上不是一定有多大的提升,这个过程,寻找方向和方法的过程,本身也是很有价值的,是可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也就是说,这是稳赚的!
儿子说要找一对一,并且知道自己笔记做少了,知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这很好,能清晰的认识自己的薄弱之处,并且也能意识到,有人督促总比浪费一个个周末要好,这很好,起码说明并不是为了寻求安慰或对抗恐惧而去选择一对一补课的!
儿子对于高二以来自己的状态也是不满意的,总是觉得自己状态不好,我询问了占比,儿子说非常不好的还是很少,大多数是不太好,刚听书忽然觉得,何为完整的生命体验? 元气满满和无精打采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啊,不可或缺,那为何我们都会拼命的去对抗那个所谓的无精打采的自己呢? 这是对自己生命一部分的扼杀和不接纳,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伤害!
嗯,现在去接儿子回家过小年,相信儿子,也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