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姥爷是我母亲的姥爷,也就是我姥娘的爹。
他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所有亲朋好友,都非常尊重他。
村里的乡亲们,提起他来,也都啧啧称赞。
他长有点严厉,三角胡子比较长,大眼睛眼睛上戴着一副单片眼镜,看上去是一副老学究的模样。
我很小的时候,跟着我的母亲经常去他家。
因为,我们家离他家不远,走一会儿就到了。
听母亲说,他认识很多字,教过很多学生,在方圆几十里,是个非常出名的先生。
村里所有的人见到他,都跟他打招呼,对他特别的尊重。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感到他一点也不害怕。
在没有见他之前,哥哥说:你只要见到咱老姥爷,一定会感到害怕的,他的眼睛特别的厉害,让人一看,就不敢动。
后来,听母亲说,哥哥是个捣蛋货。
有一次,当着老姥爷的面欺负小姑娘,老姥爷瞪了他。所以,他感到害怕。
听姥娘说,老姥爷年轻时候教学,对他的学生要求非常的严格。
班里所有的孩子,一上课,全部坐的笔直。
他手里经常拿一根柳树棍,讲课之前,先警告。
开始有孩子不停,他拿一个捣蛋的孩子先敲屁股。
一下子敲疼了他,只见他疼的呲牙咧嘴,其他孩子都不敢动了。
一次,让所有孩子领教了他的厉害。
从此以后,他高高举起的教鞭,只是吓吓孩子们,再没有落下去。
他在教学的时候,是出了名的好老师,厉害老师。
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他的班级里。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教的好,管孩子管有方法,孩子能学到知识。
他教出来的孩子特别的听话,似乎也特别的知书达礼。
姥娘的几个兄弟姐妹,看起来都比较懂礼貌。
在村里都是出了名的好,能干还听话。
学习最不好的小舅姥爷,他虽然是种地的,但是呢,见到人的时候,总是先打招呼后说话。
他总是说:对人家笑笑,没啥,咱又不掏钱是不是?大家在一起高兴就好。
姥娘看起来,都是非常的秀气,有大家姑娘的风范。
我从来没有见过姥娘发过脾气,她总是面带春风。
听母亲说,姥娘对什么事看的都很淡。
对谁就是再不满意,扭扭头,饱一下嘴,什么都不说。
她从来不大呼小叫,母亲说,她从来没有举起过巴掌,或者捣哪个孩子一指头。
她会给大家讲故事,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我想姥娘这样知书达礼的样子,肯定是深受她爹的影响。
姥娘说过,她爹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做个好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好人好,好人一生平安。
我感觉,姥娘这人非常好。
那年放暑假,我在老娘家住,亲眼见到了姥娘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让大家知错就改,还是好朋友。
那天,我和舅家的儿子小军,一起玩丢沙包的游戏。
本身这是女孩子玩的游戏,我不愿意和他玩,但是呢,没有几个小朋友。
人少玩着没意思,他又急着玩,就让他加入进来了。
大家玩的特别开心,正玩儿的高兴,小军突然拿着沙包,往我们身上砸起来。
他一下子砸中了我的脸蛋,脸蛋生疼,我就大哭起来。
这一哭,他不向我道歉,反而站在我跟前说:
不敢儿气,以后再也不跟你玩了。你不是玩儿,是个哭妮儿,恶心人!
他一说,我哭的更厉害了。
姥娘听到我哭,走过来了。
她把我拉到怀里,问:妞妞,疼了吧?
听到姥娘的声音,我点点头,马上止住,不哭了。
姥娘说:妞妞,小军做的不对,但是呢,咱们要坚强,就是疼也不要哭。
你看电影上演的,敌人抓住小朋友打他,他都不哭呢。
两个小八路上面,你看敌人放火烧他们,他们都不哭,做人要坚强,知道吗?
我点点头,心里明白了。
我从姥娘怀里挣出来,拿起沙包就要往小军脸上砸去,我要报复他。
等姥娘拉着我时,我已经把沙包砸到他身上了。
姥娘笑了,说,老可不是让你跟你哥哥斗啊。遇到敌人的时候,咱们才斗他,你哥哥是坏蛋吗?
我摇摇头:他不是。
斗,有两种,一种是武斗,一种是嘴斗啊。
女孩子家可不能武斗,要用嘴斗,要跟他讲道理。
姥娘说着,又去拉小军。估计怕他和我武斗。
我听见老娘轻轻的对他说,小军,她是你妹妹。你要爱护她。
今天是你不对啊,大家常说好男不和女斗。咱们男孩子不能和女孩子斗架,知道吧?那叫欺负人,不是咱们男孩子应该做的。
男人要礼让女的三分,这样才有男子汉气概,才能做个顶天立地的人,受到大家的称赞哦。
然后,姥娘先让小军跟我道歉,又说我做的也不对,也要跟哥哥说对不起。
最后,让我俩拉拉手,还是好朋友,我们又继续玩去了。
春节的时候,我跟母亲去老姥爷家。
我坐到他跟前,问他:
老姥爷,好男为啥不和女斗呀?
老姥爷摸了一下白胡子,笑了。
他说:因为男孩子,他长得比女孩子高大,比女孩子有力气,他要想做个好人,欺负女的是不对的,所以好男不和女斗呀。
我点点头,感觉姥姥爷说的话,似乎比姥娘讲的,更能让我认识到,小军哥打我更不对。
我最喜欢去姥姥爷家了,安静坐在他跟前,他看厚厚的书,我看小人书。
老姥爷安静的坐在他的大罗圈椅里,戴着眼镜,一手拿着书,一手翻着书页,像是一副黑白画,定格在那个时空,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老是感觉,他有特别大的学问。
他教我背的诗,讲一遍,感觉特别简单入心,我读两遍就会背了。
像《锄禾》,老姥爷说,咱们农民种地不容易,很热的天,拿着锄头在那锄地,多么辛苦。
所以吃饭的时候,不要挑三拣四,不要剩饭,不要浪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饭菜。
听他一讲,我读了两遍,一会儿就给它背出来了。
老姥爷夸我聪明,脑瓜子管用,是块儿学习的料儿。
老姥爷的屋子里面,还有一张大八仙桌。桌子上放着毛笔,还有纸,还有砚台。
他不读书的时候,就坐在八仙桌子旁,开始写毛笔字。
他的字写的非常漂亮。听大舅姥爷说,在方圆几十里,没人能比他写的更好。
坐在那儿,他写毛笔字,感觉他坐成了一幅画。
他站起来写毛笔字,也成了一幅画。
这些画面,印在我大脑里了。
看他写的字,工工整整,一行一行,排版非常整齐,就像书上印的字一样。
他写字的时候不许任何人打扰。我坐在一边,安安静静的看着,不许说话。
有时候他的学生来看他,恭恭敬敬的站在桌子一边,看他写字。
听舅姥爷说,村儿里面很多人家,红白喜事的时候,都让老姥爷给他们写字,给他们帮忙。
特别是在春节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排很长的队,让他写对联。
老姥爷总是不紧不慢,非常的板正,写字非常的认真,写上一个年的对联,没有出过一张错的。
小舅姥爷有一次下地回来,他的锄头上有土。
老姥爷看见了,叫着他:
把锄头上土擦干净,下次你用的时候不生锈,用起来也上手。
小舅姥爷非常听他的话,在他面前做事稍微有一点不认真,就会被点名。
老姥爷很少呵斥人、批评人和骂人。
他的那双大眼睛非常有精神,也非常有光芒。
家里谁做了不对的事情,或者说了不对的话,他的眼睛发光,直射过去,双目一瞪,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了。
在他面前,知错就得马上改,不能拖延。
老姥爷读书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儿,让人几乎挑不出啥毛病。似乎,他都是对的。
听老姥娘说,他要是遇到一本好书,说今天看完,哪怕坐到天明坐一个晚上,非得看完不可,说到做到,绝不拖延。
他写的字,打开他的笔记。让你看了一定惊叹不已,让你佩服不已。
真是文如其人!
他的字里行间,他的一撇一捺,他的横平竖直,让你挑不出毛病。
他的很多学生,每到逢年过节,和他生日的时候,都把他的屋子里挤满了。
他到书桌上,除了一本一本的书,就是字帖,还有他的茶杯,还有笔墨纸砚,其他的乱七八糟的都没有了。
他的学生来,他跟他们说,你们不要给我拿,吃的喝的,你们给我带来好书,就是最好的礼物,是我的精神食粮。
有了书,就有了一切。
每次有客人来,都是要他的毛笔字。
有的人给他拿来很多宣纸,却只要他一幅字。
他几乎是来者不拒,老姥娘从来没有烦过他,总是顺着他的意思走。家里所有的人,没人敢烦他。
老姥爷有四个儿子,四个姑娘。
其中三个舅姥爷都是大学生,只有小舅姥爷在家种地。
老姥爷最亲的是小舅姥爷,因为小舅姥爷比较实在,虽然读书读的不是很好,但是呢,他在家守着老家,守着老姥爷,非常孝顺。
小舅姥爷盖房子娶媳妇,钱不宽裕,在外面工作的几个哥哥知道了,直接把钱寄回来了。
说要是不够了,吭一声,再给。
姥娘和几个姨姥娘都出钱了,这事儿就没让老姥爷知道。
老姥爷一大家子人,从来没有听过吵架、生气之类的、不和睦的事情。
老姥爷处理事情,当面鼓对面啰,不准背后说谁坏话和不该说的话。
做人,要坦坦荡荡,做君子做好人,不做小人。
方圆几十里都知道,老姥爷家里教出的子女,都非常的知书达礼,非常的懂事。
姥娘和她的几个姐妹们,很多人上门说媒提亲。就为了能攀上老姥爷的名声。
后辈们也一样,老姥爷的孙子辈们,都很好找媳妇。
这都是老姥爷,教育有方的结果。
老姥爷有十几个孙子孙女,过年的时候,都回来给他拜年,一跪一大片,那场面,特别养眼、特别喜庆、特别气派!
那场面,特别温暖、特别高兴、特别幸福美好啊!
我跟着老姥爷,学会了写毛笔字。
他教的非常严厉和认真,要求非常高。
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得必须按标准来,一点也不能马虎。
我写应该的应时,那一撇,受到了他高度的赞扬。
表哥小军这个一撇,让他足足写了50遍,老姥爷说,最后也没有我写的好。
中这个字,中间那个一竖,一定要流畅有力度,我总写不好,老姥爷让我接连写了好几天。
我非常感恩老姥爷,因为我的毛笔字在所有老表的比赛中,写的是最好的。
老姥爷活了98岁,他是坐在他的罗圈椅上,看着书平静的走的。
他给我们后代没有金银财宝,留下了很多书,留下了很多墨宝,留下了文化和精神财富。
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影响着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多读书。
书,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生活过的更好。
书,能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知书达礼,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