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都在奔向死亡。也许死亡能够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地方,太宰治大概是这样想的,所以一生之中自杀了五次,最后他回到了最初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丧失了为人的资格,只能以自杀的方式提前告终,重新来过或者再也不见。
故事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之后的感想开始,道出了“我”看到照片的感受以及字里行间充满厌恶的感情,用以暗示大庭叶藏悲惨的一生。
“我过的是一种充满耻辱的生活。”
从幼年时代起,叶藏就扮演滑稽角色来逗笑身边的人,无论是家人、同学还是其他的陌生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迎合别人的意志,讨好别人的欢心”。尽管叶藏明白这是一种充满耻辱的生活,但是一种顺从滑稽的心理还是支配着他去完成那些事。
“我对人的恐惧与先前相比,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在我的内心深处剧烈地扭动着,而我的演技却是在日渐长进。”
不过,一天上体操课的时候,叶藏故意摔在沙地上而引来别人的捧腹大笑。但是同学竹一却小声咕哝道:“故意的,故意的。”这对于叶藏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为了使竹一驯服就范,叶藏开始和竹一套近乎,用能够想到的办法来讨好着竹一。
“从那天夜里起,我的头发开始出现少年白,对所有的一切越来越丧失了信心,对他人越来越感到怀疑,从此永久地远离了对人世生活所抱有的全部期待、喜悦与共鸣等等。”
一次和朋友掘木在家中相聚,叶藏的妻子良子在楼下准备蚕豆,掘木去楼下拿蚕豆,结果却看到了“两只‘动物’正在干着什么”。叶藏却呆立在原处,不知所措。席卷他心灵的情感不是愤怒,也不是厌恶,更不是悲哀,而是剧烈的恐惧。从此叶藏对于这唯一值得依傍的美好品质产生了疑惑,一切都变得不可信不可理喻,往后的生活只有与酒精相伴。后来为了戒酒,而染上了注射吗啡,从而疯狂地上瘾。最后被朋友与家人借着带他去看病的理由送到了精神病医院,“我已丧失了做人的资格。我已彻底变得不是一个人了。”
读完《人间失格》,仿佛也沾染意志消沉的气息,世界也变得安静了。大庭叶藏一生就是这样,渴望别人的爱与关怀,却又异常敏感于旁人的冷嘲热讽,即使有时候是玩笑的话也会留下阴影。微小的希望与沉重的痛苦,反反复复走进走出他的生命,偶尔燃起的一丝热情却又在下一场打击中灰飞烟灭。也许,叶藏的悲剧不在于腼腆不合群,不在于交友不慎,不在于吸毒,不在于颓废,也不在于关系混乱,而是他的“失格”,他的“没有自我”。
我们生在这儿,活在这儿,总有一些事要为我们自己去做,要跟随着我们自己的思维去做,而不是看别人的脸色去改变自己。心即是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阳明心学)。
书中还有个情节,叶藏和掘木在探究“罪”的反义词。蜜,蜜兜,蚕豆,饥饿都不是,叶藏倏然想到“罪与罚”,“绝无相通之处的两样东西,水火不相容的两样东西。”那么他是有罪的,就用“罪”的反义词“罚”来对自我进行救赎,而救赎的办法就是去自杀,这也就是太宰治最后的归宿,最后的宿命。
以鲁迅的《病后杂谈》中一段话来结束:
“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