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了篇汪赠琪的小说《岁寒三友》,最后的结局让人觉得有一点点惊喜,又感觉在情理之中。讲的是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人之间起起伏伏的生存状态和稳定不变的友谊。
王瘦吾原是开绒线店的,因为家穷得连孩子上学穿的鞋子都买不起,于是想尽赚钱的路子,后来偶然间想到了卖草帽的点子,于是在两台机器和几双手之下开起了草帽厂,渐渐地草帽生意越做越好,甚至做得风生水起。然而好景不太长,因为草帽厂的品牌打响了,大家纷纷慕名而来,就有小人也想来分一杯羹,更甚独占,在他的旁边也开了家,为了一家独大,逼迫王瘦吾一降再降价格,在价格战中最终被压倒,王瘦吾输掉了那两台机器,也输掉了原来的绒线店,人也大病一场,消瘦好多。
陶虎臣是开炮仗店的。他会做花炮,一般普通的鞭炮他自己是不做的,他还会做焰火—酒梅,这是他的绝技。有一种鞭叫“遍地桃花”,这种鞭别家都不做的,这是他们家的特色。陶虎臣为做出尚佳的炮仗来经常在试炮,只要砰地一声,大家就知道他在干些什么,还因为试验品种弄坏了一只眼睛,但踏踏实实生活的陶虎臣却不管这么多,还是一个劲地干着他的老本行。跟王瘦吾一样,先是交了好运,后来又跌了下去。因城乡为庆祝安然度过伏汛期,陶虎臣接了全城的十四套焰火,而此赚得满满当当的,虽然其余是匀给别的同行了,但他也很知足。然而没想到,接下来行业不景气,先是四乡闹土匪,几起抢案让当地政府在冬防时严禁放鞭炮,后是蒋介石出台新生活,根本上取缔了鞭炮。开炮仗的都关门了,陶虎臣只好靠以前附带做的“黄烟子”和蚊烟子混混日子,可曾想混到揭不开锅的时候,还差点自己给自己一个痛快。
靳彝甫这时候出现了。靳彝甫是画画的,准确地说是画师,等人登门求画的那种,是挺讲究画的质量。有一次一个名闻全国的大画家到他家里来寻画也寻宝,更成为了他的伯乐。于是靳彝甫在外办了画展,名声打出去后,纷纷有人来订画,至此小有名气的他赚了一些,就按那个大画家提议的,去行万里路,游山玩水,一走就是三年。一回来,就听到两位挚友遭了难,于是急急忙忙一人给了五元先垫付下基本的生活。这时候他想起,大画家跟他说的,如果哪一天想把那块宝贝出手,一定得先卖给我。这块宝贝就是,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的田黄。他把田黄卖了,给他们一人一封红纸,红纸里装着暖暖情谊的一百块。
汪曾祺的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比如还有一篇叫《受戒》,也是纯粹而美的故事,有机会再来谈谈这篇小说。岁寒三友,三友又在一起喝酒,情谊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