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多年以后,同老友向阳再次并肩踏上牌楼巷,正值隆冬,寒风凛冽,巷口的蓝砖青瓦间洒下细碎的光影,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旧时光的弦上,发出阵阵回响。还记得上学那会儿,人来人往,在这巷子里穿梭如织。

        伫立在校门口,往昔的点点滴滴如电影般在眼前放映。老图书楼里,木质书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那是知识的宝库,亦是我们的秘密基地。窗外,几株牵牛花树随风摇曳,为这静谧的阅读空间添了几分诗意。为了在角落抢到那个能晒到太阳的座位,总是草草吃饭,待坐定翻开书本,阳光暖烘烘地洒在身上,文字仿佛都镀上了金边,别提多惬意。偶尔抬头,目光穿过书架间的缝隙,与同样找书的同学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路过饭堂,当年人声鼎沸的画面瞬间鲜活起来。开饭时间,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满一地,打饭窗口前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几个一边踮着脚尖张望今天的菜品,一边讨论着哪个窗口的阿姨手不抖,能多给些肉。夏日里,大汗淋漓地捧着饭盒蹲在墙根;冬日时,紧紧抱着饭盒,排队等那热气腾腾的烩面,氤氲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却暖了全身。饭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混合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那些味道,早已深植味蕾,成为记忆深处最温暖的慰藉。

        踏入教室,没有了斑驳的桌椅、老旧的黑板,但一切都那么熟悉。遥想当年上课铃响,老师夹着教案匆匆走进,粉笔在黑板上吱吱作响,写下一串串公式。窗外,知了在枝头不停地鸣叫,微风吹动窗帘,光影在教室里晃动,我们在台下,既有全神贯注的认真,也有趁老师转身偷偷在课本插画上涂鸦的调皮。

        宿舍楼前,忘不了咯吱作响摇摇晃晃的架子床,上下宿舍敲暖气管喊话的情景。依山而建的老阶梯型建筑,是校园里独特的风景线。当年沿着阶梯上上下下,不知走过多少回,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将整个校园都笼罩在一片金色光辉之中。如今荒草丛生,可那些青春的足迹,恰似草下的砖石,坚实而厚重。

        来到操场,不忘当年篮球场上,男生们顶着烈日奔跑、拼抢,球衣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观众席上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我们扯着嗓子为同学加油,嗓子喊哑了都浑然不觉。彼时,天空湛蓝如宝石,骄阳似火,光芒洒在每个人身上,映照出青春的活力与热情。

        后门走到山顶的戴兴寺,在过去的岁月里,神秘之外总是透着庄严肃穆。寺门紧闭,庙里是有僧人的,我轻叩庙门,无人应答。遂踱步至观音庵,院子里有片不知名的绿植,在寒风中抖擞却绿意盎然。像极了当年我们在寒冬的清晨,呵着热气,搓着冻红的双手,依然坚持早读。一从绿意,为这清冷之地添了几分雅致。它顽强生长,与肆意青春,何其相似。

        从解放巷下去返回,记忆里当年榆中的繁华似近在眼前。放学后,街道两旁的小吃摊香气四溢,米线、包子……同学们围在摊前,叽叽喳喳,口袋里虽没几个钱,却也能吃得心满意足。此时,夕阳余晖将整个巷子染成橙红色,音像店里,流行歌曲此起彼伏,我们驻足聆听,为了买到心仪歌手的新专辑,省吃俭用。如今,店铺大多换了招牌,行人寥寥,清冷取代了繁华……

        时过境迁,岁月真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这里的模样,也改变了我们,但那些在心底生根发芽的回忆,却永远枝繁叶茂,每每触碰,温暖如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迎风奔跑 清晨,天蒙蒙亮,我便习惯性地睁眼,长时间养成的生物钟,令我想贪睡都难。 窗外,冬日的天空一片蔚蓝,璀...
    c迎风奔跑阅读 390评论 2 11
  • 2015年,是我初识济南的第十四个年头,重返济南的第三个年头;2015年,也是我大学毕业的第十个年头,毕业十年后的...
    坚持写字的猫阅读 1,385评论 0 3
  • 我仓促地决定带孩子去桂林一趟,不去看什么景点,只为看看曾经的校园,只有两天时间,也足够了。我上次离开桂林是在一零年...
    羊次山人阅读 205评论 0 15
  • 影梦白皙指尖微微抵着唇角弧度,大概也意识到自己要求太多了,其实她主要是对弦青这个人意见颇多,但……不就是这样才让他...
    谜影梦蝶阅读 170评论 0 1
  • 天色灰白安静,雨下得急迫而利落,这样的雨天我本来是最不愿出门的,但得知老一中有剧组驻扎拍电影,可以“混”进去...
    恰恰1982阅读 3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