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语言真是太绝妙了,寥寥数字便可让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读起来非常有画面感。
花了很长的时间读这本书,但是却不敢说自己完完全全读懂了。毛姆真的很喜欢东方的文化,从《面纱》中凯莉的“道”到《刀锋》中拉里的“梵”,都是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非常神秘且又不可理解的“神学”,相同点是凯莉和拉里都寻得了内心的平静。非常惭愧的是,我同时学习了凯莉的“道”和拉里的“梵”,却依然未取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学习的这条路上,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阅读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书友说伊莎贝尔虚荣,可我的理解恰恰相反。伊莎贝尔是一位非常聪明,清醒得女性。她懂得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她一生都爱着拉里,尽管拉里想要自己一个人去流浪,她给了拉里时间,虽然最终还是没能结婚,但他们坦诚相待,各自说出了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伊莎贝尔和拉里解除婚约时那一段值得反复阅读)。
拉里,一战期间的飞行员,由于目睹了战友的死亡,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他开始游荡,开始读书,开始学习,开始思考,最终灵魂得到了升华,又回到了人群中,开始过着自己的生活。
艾略特,终其一生都在参加各种酒会,本以为他是一个虚伪的人,但同时他又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对穷人很照顾,对亲戚也是尽心尽力;妹妹去世后尽职尽责的操办各种丧事,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格雷破产后,他依然保证他们衣食无忧;去世后还留给了家里佣人一些财产。
索菲,一位和拉里可以产生精神共鸣的女子,嫁给鲍勃之后拥有一段幸福得婚姻生活,但是一场车祸夺走了他们孩子和鲍勃的生命,也带走了她的精气神,从此她沉沦了,酗酒,吸毒,滥交;再次遇见拉里后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酒瘾,便一个人逃跑了,之后死因不明。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寻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拉里最终找到了答案,幸运的是我们遇见了拉里。
2025年8月2日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