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阅读笔记第228 / 365天
今日阅读《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作者:【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译】渠海霞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九、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阿德勒把人在一生的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它们统称为“人生课题”。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工作课题是人际关系中门槛最低的。只有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在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方面会出现问题。
交友课题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这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爱的课题分为恋爱关系和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三大课题中爱的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什么是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亲子关系就像用坚固的锁链连接起来的关系。而我们自己手里只有一把小小的剪刀,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
十、人生谎言教会我们学会逃避。
我们讨厌某一个人,不是因为这个人有缺点,而是我们先有了要讨厌这个人的目的之后,才找出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想一想处于恋爱关系的人分手时的情况,恋爱中怎么看都喜欢的人,在要分手时怎么看都令人生厌,其实那个人并没有变,变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目的”。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不要忘记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即使我们选择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你也不是坏人、骗子。我们不用善恶、也不用道德来看这个问题。事实上这只是个缺少勇气的问题。
十一、阿得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我想到:
1.朋友的数量和质量
朋友如果只是通讯录上的名字,那只能算是认识的人,连熟人都不是。朋友是应该在你需要的时候能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
朋友的水平取决我们的水平。我们改变了,提高了,周围的人也就跟着变了。不要等着他人和状态的改变,我们要自己勇敢向前迈出第一步。
2什么是爱?
相爱的两个人是平等的,你既不会感到自卑,也不没有必要炫耀自己的优越。当你感到与一个人在一起无拘无束的时候,这才是爱。
如果家里有孩子处在该谈恋爱的年龄,一定要告诉孩子上面的话。不论是女孩还是男孩。在恋爱中要平等的对待他人,自己也要被平等的对待。如果在恋爱中感到自卑,就要提醒自己,这不再是爱了,自己要做出改变或选择了。
3.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不是决定现在的我的状态主要原因。我们不再是10岁的小孩无力改变什么。现在我们自己手中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决定自己的生活。
我们可以选择与原生家庭和解,而不是原谅。父母是人,他们也会犯错,当时他们也是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我们只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不用原谅。我们与父母和解,就是对过去的放下。之前的经历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能改变的自有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改变父母和环境。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最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