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言
1.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渡人渡己
2.教育问题怎么办?
找出原因,想解决的办法,付之行动。
3.人生三境界是什么?
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一、燃灯者的姿态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教师应以燃灯者的姿态,用心灵的仁爱之光、尊重之光、平等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路途。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充满奇迹的种子
教育便是“养人”,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有过挫折的经历,有过自卑的心情,会很深沉地体会到上天的用心良苦。
若是一路浸在蜜糖里,从未吃过苦,受过难,一丁点儿的黄连就会把自己苦死。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奇迹的种子,静心等待时机吧,总有发芽开花的那天。
顺其自然就好!
我的思考:
这篇文章于洁老师用大篇幅的文字记录了儿子成长的经历,起初我很费解,于老师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读到最后才渐渐明朗,原来以儿子为例,告诉我们:顺其自然,静待花开,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
挫折、自卑,上人生给予我们的心性磨炼,战胜挫折,超越自卑,是人生晋级的阶梯。
一个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人,是经受不住外界严峻的考验的,因此,让孩子小时候多吃苦,长大了,才会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