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2021年上半年最火的综艺,那非《乘风破浪的姐姐2》莫属了。不知道你是否记得这样一幕,香港歌坛实力唱将容祖儿姐姐,在二公排练时一个人默默在练习室里流泪,结果被王鸥安慰了一番,还被那英怜爱地“指责”没出息。
容祖儿在接受采访时说,她以往让观众看到的,都是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可是在这个节目里,她要全程“赤裸”地把那个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展示出来,比如排练时动作跳错,跟不上节拍等这些很糗的画面,这让她感到非常崩溃。
容祖儿姐姐这样的心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别是当面对一些重要的人,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希望把自己表现得完美无瑕,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赏。
这种做事追求完美的态度虽然可以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但是如果一旦这种进取心转变“完美主义”的心态,那可能就适得其反,会阻碍我们的行动。
比如你是否会对一些社交场合感觉到恐惧?你是否觉得难以做出决策?你是否有拖延症?你是否会时常感觉到自卑?你是否很容易意志消沉?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么很可能你已经掉入了“完美主义”的陷阱之中。
那么应该如何破除这种“完美主义”心态呢?史蒂芬.盖斯在他的新书《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中给我们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解读。史蒂芬.盖斯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畅销书《微习惯》的作者,“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的这个想法,也是他根据微习惯引申出来的。
一、如何理解完美主义?
说到“完美主义”这个概念,你可能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完美意味着更高的完成标准和更高的要求。
但是我们需要区分“完美主义”心态,与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力求卓越做事风格,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追求完美的做事风格,确实是我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它让我们在现有水平上不断地提升,追求的是“更好”。而完美主义心态,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过高或是过于理想的标准,并逼迫自己去完成,它追求的是“最好”。
然而我们知道,所谓的完美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但想真正达到无懈可击、天衣无缝的状态是根本不可能的。当我们无法达到这种过高的心理预期时,就会产生种种负责情绪,比如焦虑,自卑,纠结、拖延等一系列问题,最严重的是影响我们的行动力。
正如作家哈丽雅特.布莱克所说:
励志卓越可以成为你努力的动力,而追求完美却只会让你身心俱疲。
二、“完美主义"心态是如何阻碍我们的?
完美主义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五种:过高期待;纠结不放;认同需求;过失担忧;行动顾虑。完美主义的标准通常有对情境(环境)、品质和数量的要求。
对于情境或环境的追求,就是指当自身的条件和周围的环境完全满足我们的要求时,才能达到我们内心的预期。比如我必须要穿好健身的服饰,到那家环境优雅的健身房去健身,我不会选择在下班路上穿着工服,做几个高抬腿跑;
对品质的要求,是指完成的质量要符合我们内心的标准,比如要求家里必须一尘不染,要求孩子成绩必须优秀到班里前三名;
对数量的要求,是指我必须要完成一个量化的指标,比如一年读300本书,每天必须要做100个俯卧撑,一个月要减重10公斤,才能真正心满意足。
可以看出,完美主义者将目标设定得过于死板,不仅不能接受变化,也无法正视微小进步的价值,他们只看重宏大,顺利,完美的成功。
正因为如此,在他们眼中,自己可能总是无法达到令自己满意的优秀程度。
他们很可能会把过分的自我批评,以及完美主义的其它消极倾向都看成是正当且必要的因素,这种认知会阻碍意识活动,给创造力、专注力、行动力带来非常大的阻碍。
三、如何做个“不完美主义者”?
想要做个不完美主义者,最重要的是从心态上改变,先思考我们真正关心和想要的是什么,先明确目标才能引发行动上的变化。
首先,破除“完美主义”,要先从心态上转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点:
1、降低对自己的心理预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完美主义”的外衣其实是我自己给自己穿上的,我们会把对自身的期待或是标准设置得很高,当我们实现不了的时候,就会充满内疚。
史蒂芬.霍金说过:你如果能把期待降到最低,便会对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谁都不可能是天生的行家。所以对待一个行动,我们要对自己拥有自信,而不是把信心寄托在个体事件上。要学会接纳自己,宽容自己,给一个任务设定合理的预期,先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拿写作举例,很多人想通过写作开启副业挣钱之路,但是迟迟不敢开始。一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大咖相比写得太差了,不好意思公开发表自己的文章。二是他们有可能在不断地学习写作方法,但是总是觉得没有完全准备好。
其实,又有谁是天生的写作高手呢?先接受自己一上来写不好的事实,给自己设定一个较低的目标,比如每天写300-500字,不断练习,不断接受反馈,不断调整,自然离写作高手的目标越来越近。
2、改变关注的重点,要更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结果是由过程决定的,取得结果不可能跳过过程。但是一旦将结果看成是最重要的,就会增加我们的心理负担,无法做到自如地发挥。而一旦看淡结果,过程本身就会变得更轻松更容易。
因此,在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关注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是最明智的做法。关注过程本身,结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比如当我们不再过分关注分数而是关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那分数自然不会差;当我们不再过分关注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表现,而是提升自己的沟通力、表达力、共情力,那我们自然可以成为社交达人;当我们不再过分关注这次汇报能否达到最佳效果,而是进行充分的准备,那么汇报的效果自然可以让领导满意。
比如《浪姐2》中的容祖儿,她在后期排练的时候不再过分纠结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过程中去。她充分发挥自己在唱歌方面的专业能力,作为队长她敢于奉献、亲力亲为,把最本真的自己表现出来,结果反而获得了很多浪花的喜爱,最终顺利成团。
3、要学会知足常乐
有人可能会觉得“知足常乐”是一种消极的不思进取的生活观,其实它并非是一个被动的状态,而是个人成长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知足”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的欲望无休无止;但是人的一生中,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也只能是一日吃三餐,一晚睡一张床。真正的知足,就是对这个世界有节制的索取,在心灵层面上,心无旁骛、欲望纯粹地去做一些对自己或是世界有意义的事情。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对“完美”的追求,并不是一定数量上的“足够”,更应该是一种内心的平和,是一种对局限和瑕疵的包容,是一种与岁月和解的勇气和态度。
“完美主义”除了影响我们的心态之外,还会阻碍我们的行动,它是拖延症最大的元凶之一。如何破除“完美主义”对行动的影响呢?
1、快速决策,快速行动,不要做过高的预设
通常我们在做决策或是采取行动前,都不得不考虑到一些外部因素,比如时间、空间、难度、投资回报率等等。不仅如此,完美主义者会按照他们内心的高标准,对行动的结果做出过高的预期,这导致了行动者本身自我怀疑和内心纠结,对结果的不确定让他们瞻前顾后,迟迟不肯行动。
我们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话:这件事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以前是不是觉得很励志?可是现在再去看这句话,它一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说出来的。然而他所谓“最好”的这个标准,很可能是他无法企及的,过高的预期很可能导致他会放弃做这件事。
我们在采取行动时,无法完全无视当下的环境和可能的结果,必要的准备是应当的,但是我们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准备”好,想要知道这件事结果究竟如何,唯有在实践之中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而不是退缩不前。
要破除”完美预设“的最佳方法,就是确定这件事的好处大于坏处时,就开始立即行动。这种简化思路的方法让我们不必过多考虑每一个选项,通过记录“预设”以及“实际”的真实情况,就可以验证我们当初是否真的是想多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所谓的“预设”是否是我们用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2、通过微习惯的方法改进行动
《微习惯》可以说是破除“完美主义”和对抗拖延症的最佳利器了。看过作者的每一本书《微习惯》的人都知道,微习惯的理念就是通过降低完成目标,从一个小到不可能失败的目标开始执行,并带动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超额完成,并逐渐形成既定的习惯的方法。
微习惯所倡导的核心思想就是:追求远大梦想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大量攻破一个个小目标。
这其实是与不完美主义的核心观点不谋而合的。
当我想去健身的时候 ,我不一定非要“整装待发”地去健身房挥汗如雨一番,我穿着家居服在家里同样可以做10个俯卧撑,我身着西装同样可以在办公室做10个蹲起或是高抬腿;当我想写作的时候,我不需要一开始就写2000字以上的长文,100字的小感悟同样是我思想的表达;当我想学习英语时,我不需要把字典,教材,笔记本全都准备好才开始,即使是在等车时背几个单词也是进步。
微习惯让我们深信,做就是对的!
3、努力提升自信心,记录点滴成功
很多完美主义者,他们的内心是极为不自信的。他们总是会过高地评价别人而低估自己。过高评价他人会让他们觉得只有做到完美才可能与他们媲美,低估自己让他们觉得只有追求完美才能成为“普通人”。
因为看不起自己,就需要利用“完美主义”作为补偿,就会对自己特别苛刻,这种失败而引起的内疚感会加重“完美主义”意识,让自己更加不自信。
那些不完美主义者,都是内心强大,非常自信的人,他们不会过于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只关注事情本身。
提升自信的方法,可以通过记录“成功日记”来实现,每天记录下自己至少一条成绩,当自己内心纠结是否可以成功时,就去“成功日记”中寻找自己曾顺利类似事件的证据,由此帮助我们在内心切实认识到长处。
结语:追求不完美,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两样东西:舒适度和成长度,而不是事事达到完美。我们若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长,就必须面对不断过增加的风险,在不确定性和不适感之中,逼迫自己迈出行动的第一步。
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几乎永远不可能到达“圆满”阶段。不去过分在意条件和结果,而是关心如何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份和人生;不要因为被自己内心的种种局限,而是大胆释放自我,给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间;不要因为纠结或太过关注别人的眼光而使我们踌躇不前,敢于突破自己开始行动的人,就已经战胜了大多数“只想不做”的人。
所以,去做一个不完美主义者吧,不去追求完美的结果,而是关注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去关注不断尝试和改进的过程,去关注坚持的时长和状态。明确和坚定自己的目标,给自己更多的余地和选择,让我们的人生实现更多的愿望,拥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