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于士,一问,一临。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之家。
这两段荀子谈到了君臣关系。
在荀子看来,作为臣子,应该规劝君主而非诽谤;可以离开但不能憎恨;可以埋怨但不能发怒。
规劝君主,是身为人臣的本分;诽谤他人,则是个人品行有亏,所以只能规劝而不能诽谤;同样,君臣间不合适,可以离开中止彼此关系,但不能怨恨。这并不是“君为臣纲”,而是为了日后可以客观彼此相处。换句话来说,不能因为心怀怨恨而离开,而是本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毕竟中止的仅仅是君臣关系,在日后的不同场合,可能还会碰面。就像今天的跳槽一般,心怀怨恨,只会令自身视野狭窄,反而无法客观评估彼此。可以埋怨而不能发怒,这是让我们不要情绪化处理彼此关系,而是更加成熟、客观看待彼此。埋怨,是抒发内心的不满,发怒,则是情绪化看待彼此,只会凭一己好恶评价彼此,反而会招来不幸。
臣对君如此,君对臣呢?
对于自己直辖臣子,生病或死亡都要去探望三次;自己臣子的臣子,则一次足矣。君主不是为了探望、慰问则不应造访臣子家中。
这并不是为了维护阶级关系。恰恰相反,是为了维护臣子利益。
君主时常造访臣子家中,显得君主对臣子的重视,只会无端孤立臣子。况且君臣彼此礼仪有别,臣子为了更好招待君主,免不了破费、铺张,这也是无形中的负担。君主对臣下表示关心,其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表现过于亲昵,否则便。会招来各种非议,反而替君臣关系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