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记得小时候,同宿舍的司机师傅出过一档子事——压死了路人。也不知为啥,那件带血的衣服被挂在我们楼前,大白天看着都瘆得慌。还有一回,我打小玩到大的朋友在马路上疯跑,被车碾断了腿。打那以后,开车这事儿在我心里就跟阴影似的,一提起来就发憷。
上班后,单位里总有人聊起司机出事故的事儿,听得越多,我越觉得开车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压根没动过学的念头。可改革开放后,日子好了,单位里买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那时候流行一句话:现代人得会三样——外语、计算机、开车。人到中年了,我琢磨着再不学就真没机会了,虽说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可不想被时代落下,硬着头皮也得去学。同事们总调侃我:“李工,你脑子这么灵,学开车还不是小菜一碟?”但我心里清楚,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自己都不适合摸方向盘。即便这样,我还是咬咬牙报了驾校——毕竟单位里有些人花钱“走后门”买驾照,我不敢这么干,觉得踏踏实实去驾校学才靠谱。
上驾校全靠周末挤时间,平时根本没空。我上车练的次数不算少,可有些项目就是学不会,尤其是走S弯,每次都压线出界,最后考试还是挂了。一晃大半年过去,单位事儿一堆,实在没时间耗了,没办法也走了回“流程”,总算把驾照拿到手了。
刚拿本那会没车开,技术本来就没学扎实,长时间不练更是忘得一干二净。两年后,单位一同事要卖他开了十年的宝来,三万块钱,我没犹豫就买了。可我不敢开,还是朋友帮我把车开回家的。那会他一有空就带我去没人的路上练车,练了一个多月,我才敢开着上班。不过我专挑非高峰时段走,早上早早出门,晚上晚晚下班,就这么着,上下班的路慢慢顺了,后来跑高速长途也不怵了。
但技术差就是差,倒车、侧方停车、入库这些,还有判断对面来车的距离,全是难题——说白了,就是对车的位置、空间和方向没感觉。停车时总被人笑话,现在也一样:网上视频看了不少,自己找个清静地方练还行,一到车多人挤的小巷子里,立马就蒙圈,非得有人指挥才能停好。
宝来还没开顺溜,爱人非说换车,换成了五米多长的凯迪拉克,停车更难了。第一次刮蹭时心疼得要命,后来蹭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最清楚的一次是等红灯,一个外卖小哥闯红灯直接蹭到车尾,坐在车里都听见“咚”的一声,下车一看,车尾划了道长长的印子,人早没影了,只能自认倒霉。还有一回在村里路上,被后面的五菱宏光追尾,后保险杠撞得稀碎,虽说对方赔了钱修,但毕竟不是原装的了。好在换完保险杠看不出来,也就不纠结了。
开车快二十年了,说起来不好意思,停车技术还是没长进,车身到处都是刮痕,打算明年年检的时候一起弄弄。
说到底,开车这事儿真不是我擅长的。不过回头想想,开车只要能安全到地儿就行,就像说话写字——有人说得漂亮、写得精彩,可咱笨嘴拙舌、平平淡淡,只要把意思说清楚就行,强求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