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有点冷

闺蜜约了我爬山,走进训练场后停下脚步,闺蜜望着远处的城市高楼幽幽的来了一句:“北方的节气太灵了,刚一立冬,草木就全枯了。”

谁说不是呢?晨练的时候,裸露在外面的地方,已明显感受到了凉意。前几天还五彩滨纷的田野里,仿佛一夜之间全换成了干枯的着装,枯萎的植物在寒风中摇曳生姿,再也感受不到前几天动人的趣味。

这一段我的城,因为那啥的原因,除了学校转入了线上教学,其他方面表面看来也没有太大动作,但外面行人是明显少了,街头巷尾人迹寥寥。尤其是天冷了,晨练出门基本看不到行人。情况特殊,我和闺蜜除了继续每天一节瑜伽课,其余时间都是躲到家后面行人稀少的山上走走。

早晨,我奔赴和闺蜜约会的路上,几乎没看到一个人,心里还有点忐忑不安,一边左右看,一边往前走,心里琢磨着这是形势又严峻了,还是天冷,大家怕冷不出门了。当然我心里是盼望因为天冷,大家才不出门的。

不出门就暖和了吗?我在心里嘀咕。说好的十一月送暖的,这都到十一月七天了,家里还几乎感受不到一丝暖气的温暖。我说几乎是因为如果说完全感受不到也不对,因为出门时,我还刻意的把手放在餐厅裸露在外的暖气上摸了一会儿,发现还是有一点温度的,至少比我刚刚用凉水冲洗过的手的温度要高一点。当然这样的温度已经不能再用还没有送暖来表达了。

我的城以前规定是十一月十五号送暖,几乎从来不会提前或者推后。那时候的送暖时间准确,供暖日期也是足足的四个月时间,不多不少,十一月十五开始到三月十五,整整四个自然月。一旦供暖,不管外面多冷,进了房间都能马上让你感到温暖如春,不,是如夏日般燥热,女儿小时候,家里一送暖,她成天就在家穿个夏天的睡衣玩,还总是满头大汗,那时候送暖就很少存在突然停暖,也很少有以维修的名义停暖的情况存在。

后来供热公司承包给了私人,现代人讲求人性化管理,缴费时说好的进入十一月份,变天就可以提早送暖了。自从有了这样的承诺以后,每年进入十月中旬供热公司就开始通知打压送暖了,可是暖气真正要热起来,其实往往都是十一月十五号以后,令人不解的是即使送暖了,也会动不动以维修,停水,各种名义突然停暖。送暖没有提前,但是停暖却一直在提前,说好的三月十五号停暖,往往一进三月就再也没有送过暖。收费时说好的四个月送暖,能送个三个月就算送暖时间长的了。就这,送暖时间缩短也就算了,关键是送暖质量越来越差,为此去年有人去各种形式反映,结果后来一直到停暖都是老样子。今年暖气费从八月份就开始催缴了,承诺更多了,说什么提前缴费可以享受优惠,最后一算全年两千块钱左右的暖气费,优惠不到五十元,相比起供热质量,这点优惠还真不够冻个感冒买药的钱呢?

今年我所在的区供热公司在十月下旬就开始通知打压供暖,至今已经过去半月了,家里的暖气还要刻意的把手放在上面仔细感受一会儿,才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温暖,就这也还仅仅是餐厅入口处不冰手,其他房间摸上去完全就是冬天拿铁的感觉。看小区群里起先有人说电话打了,对方的回复是:正在调试,请耐心等待。过两天后再看群里,有人说打电话的人多了,供热公司干脆就不接听任何电话,只在辖区各小区的院子贴了一纸内容完全相同的通知了事。通知内容和电话回复的差不多,大意是辖区管线太长,需要时间调试,请大家耐心等待,在此期间遇到暖气不热的情况,属正常现象,望大家谅解!另外,供暖期间各住户不得自行放水,为此造成无法正常供暖,责任自负!

对,责任自负,不自负还能怎么样呢?只是这措辞,这做法真让人怀疑这是消费者的待遇吗?我所在的片区暖气已经三年没有正常过了,每年的调试时间长到几乎遍及整个冬天,维修期停暖也是没有任何通知随时说停就停的节奏。供暖不正常的冬天,身为北方的居民,期间的冷遇可想而知。

相比供暖时受到的冷遇,每年催交费的节奏却是相当热烈,供热公司的催费,在当地还是很有特色的每年送暖前,供热公司会派出公司年轻的销售团队,去各小区催费,他们砸门的声音和说话的语气是真的很有特色的,粗俗急切,令人瞠目结舌。面对这样的场面我有很多次生出过这样的疑问:这到底是要账公司,还是供热公司?

那啥三年,大多人的感受是挣钱越来越难了,但是除了大环境的影响,有几个人想过挣钱难,和自身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供热公司,在北方来说是个好单位了,虽说是私人企业,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它不同于一般的私人企业,国家对它的扶持是显而易见的,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基本属于垄断性企业,其结果呢?

真是一言难尽。

晨练回到家,家里的温度比早晨出门时更低了,我打开电热毯坐在床头,拿起平板码字时,穿个薄款羽绒服整个背部就像没有穿衣服一样寒凉。

那人去上海做第三次维护治疗,因为那啥影响上不了班,行动也受限,一个人待在空旷的房子里,身上一阵阵的冷直往心里钻。这几天天气也在变节气,不阴不晴的像极了我此刻的心情,说不上不开心,但也是真的快乐不起来。

前半生总是忙忙碌碌中度过,浮生半日闲显得特别的珍贵,好在年轻时,经历少,思想也单纯,每天除了工作,就想着照顾好家人和孩子,其余的事情顾及不到,也很少在乎。而今年岁多了,闲暇的时间多了,心却复杂了。父母的事,孩子的事,爱人的事,每一样都是压在人心头的一座山。关注的多了,心也就乱了。看似一个人闲待在家,心还是如天气,明媚不起来。

码着字,忽然怀念起,那种什么也不用思考,安静的处于自己的天地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身心俱都松弛下来的状态。无数次幻想在纷纷扰扰的光阴中,若能挤出一段时光,翻开书,漫无目的的看,时而浸于情节中,可能是与自己的状态、亦或心境有了共鸣;煮茶,喜欢阳台一隅的小天地,有些笨笨的圈椅,喜欢笨笨的样子,窝在其中,舒服又自己,窗外,公园中风景每天在阳光风雨的晕染下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且悠然又放松,看着让人心中生出恬静之意。

亦舒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要超越他的环境及出身,进步是不够的,非要进化不可。”读着这样的句子,我忽然对进步和进化若有所思起来。反复在心里纠结,自己到底还是没有进化。大自然最是豁达有趣的,四季更迭,缤纷多变,却简单明朗,不用费思量,总是愿意与之静静对视,且还有茶香暖心。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时光悠悠,还是个庸人,努力做个明朗有趣的庸人。

余秀华有些话说的就挺好,例如这段:我从来不指望吸引别人,我觉得这样很浅薄,我得吸引我自己,让我对自己有些热爱,才能完成以后一个个孤单而漫长的日子。人要尽量多选取一些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也用来观察自己的人生。多出一种视角,就多出一个维度,就多得到一份声明的体验,也就多出一份人生的格局。

想到这里,我的心忽然变得开阔了许多,这个冬天有点冷,我却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的心温暖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 慕宸海 我站在零下六度的寒风中,目送着她的身影渐渐模糊在教学楼昏暗的灯光中。我搓着冰凉的手,发现被冻僵的双...
    慕宸海阅读 9,078评论 94 157
  • 刚刚和婆婆、大姑姐视频完。老家又下雪了,从上周开始,雪就没有停过,好几年都没有下这么多的雪了,都在感叹,今年真冷。...
    唯愿岁月可回首阅读 1,917评论 0 3
  • 南方的冬天没有艳阳天,有的只是不穿秋裤的寒风刺骨。 已经进入11月末的季节,总该还是寒冷的,紧了紧蓬蓬裙外面的肥大...
    Smile旧颜阅读 3,188评论 0 1
  • 2017年11月29日,这个冬日的早晨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我依旧按部就班地洗漱、吃饭,然后走路去上班。只是在出门前...
    小小的叶阅读 2,682评论 2 3
  • 2015年过去迎来了2016年,一月中旬眼看着这个冬天就快过去了,在南京这一冬并没有感觉怎么冷,厚冬服也...
    小丫要变小e阅读 2,8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