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昨天南湾片美术教研的东风。想谈一谈最近一周我在课堂上关于大单元下一些理念的思考。
“可迁移”这三个字我是从区美术教研,李老师推荐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收获的一个关键词。在书中,威斯金教授说,“如果一个学生具备迁移能力,他是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别的情境中去的。”这句话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
我的理解是,可迁移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最终目标。当一个孩子具备了这种可迁移能力,他就能将一个知识运用到任何学科任何情境中去。如我最近看的王澍的《造房子》,他将自己多年研究的中国山水画的理念迁移到了建筑设计去。也体现出他的迁移能力。
这两天我上《回到古代》一课,遇到了两幅作品。其中一幅作品是《龙舟夺标图》,这个作品如果单独来给学生去欣赏,估计会很枯燥。于是,我用了另外一幅大家更熟悉的名作《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迁移。在课上,我让学生去观察,这两幅作品有没有相似之处。六三班李泊辰认为,这两幅画构图方式很像,都是散点式构图。另一个学生说这幅作品和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版)很像,都是白描笔法。随后陆陆续续有学生发现了它们的主题很像,还有人说画中都有一座桥……通过这种画与画的碰撞,学生们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时候老师推波助澜,还能启发学生对当时朝代的文化的思考,直达《回到古代》的主题。这样的引导方式,比直接让学生们直接“知道”书本上的内容,所获得的知识要更多。。
同样的,另一幅比较有意思的作品《东汉水陆交战画像石拓片》。值得一提的是,画像石和画像砖在汉朝盛行,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在课上,学生通过观察,能挖掘出这幅作品中表达的是西汉时期汉朝士兵与匈奴士兵交战的情境。学生从作品的整体到局部,都有了不同的发现。对于一个没有历史知识储备的学生来说,仅仅靠观察来学习这幅作品的过程会很枯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使用诗词进行知识迁移——在汉朝,发生过很多次匈奴的战争。你能想出一首关于匈奴的诗吗?于是,学生想到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通过这种方式,将诗迁移到画的情境中,相信孩子们会有对这幅作品的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