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初
她是丈夫口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鲜少被丈夫如此高度评价的一位妻子,这个评价很中肯,也很贴切。
那么,杨绛是怎样的贤,又有怎样的才呢?她是怎么成长为淡然,睿智,博学,坚强的才女贤妻的呢?我们可以从罗银胜的《杨绛传》中找到答案。
罗银胜的《杨绛传》中详细写了杨绛先生的成长史,从小时候父母亲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到大学时期与丈夫钱钟书的相遇,以及婚后两人赴英法留学的相互扶持的共同成长经历,再就是国家动荡时期艰难的生活岁月,抵抗晚年家人离散的不幸遭遇,一个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依然保持平静,淡然,宽容的精神的女性。资深传记作家罗银胜对杨绛先生资料孜孜不倦的搜集,经过多次修订,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本完整的杨绛传记,满足我们了解杨绛的热切愿望。
1
杨绛故乡是江苏无锡,在当地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用杨绛的话说,就是“寒素人家”,他的曾祖开始,都酷爱读书,杨绛也从小爱好文学,父亲杨荫杭,曾任过律师,编辑等,杨绛小时候,父亲经常把书放在她的书桌上,有时候她得爬扶梯到书橱顶层去拿,如果长时间没读,那书就不见了,等于是谴责,父亲知道杨绛爱读什么书,在这种润无声的教育里,杨绛养成了嗜书的习惯,父亲曾问杨绛,如果一天不让你读书什么感觉?杨绛说:食之无味。父亲再问:一周不让你读书呢?杨绛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可见读书已经成为刻进她生命中的事情了,我们说读书可以照亮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修炼一个人的内心。
2
杨绛和钱钟书结识于清华,钱钟书在当时已名满清华,英文极佳,在清华周刊发表不少文章,是有名的才子。当时的杨绛亦初露不凡身手,初篇散文《收脚印》笔墨淡雅,意蕴深厚。两个有才华的人在初次相遇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两人开始恋爱了,并且第二年就定了婚,母亲调侃杨绛说:“阿季脚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两人结合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交相辉映。
有同样的爱好,同样的热爱,两人才能相互吸引,相互成就。
3
结合后的两人出国英法,在这段时间中,两人深入地了解欧洲各国的文化习俗,语言特点,图书室里满室满架的文学经典充分满足了她们对书籍的渴求,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他们后面的文学造诣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供给。杨绛翻译的文学作品有《唐吉坷德》《斐多》等都和这段学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两人真实的写照了,夫妻之间有共同的前进方向,携手同进才能走得更远。
4
战乱开始时,他们心系家乡,心系家人,他们带着女儿回国了,在这段艰难的时期,与家人在拥挤的房子里,他们没有忘记创作,为了生活,杨绛开始写剧本,她饱受战乱之苦,心是沉重的,生活也艰苦无比,为了辅佐钱钟书创作《围城》,甘做“灶下婢”,钱钟书也说,创作两年,屡次想放弃,都是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支持他写完。
艰难的生活,没有磨灭她对文学的热爱,相反,更激发出她的创作热情,也磨炼出她坚强的性格。
5
新中国成立后,两个人开始了新生活,他们回到了母校清华大学任教,在这里文学研究组工作,可是紧接着中国文化革命十年的动荡,让他们饱受摧残,杨绛被批斗,戴帽子,游街,被剃阴阳头,打扫女厕,这对一个知识分子无疑是致命的摧残,一些文人在这段难挨的时光里,忍受不住打击和羞辱自杀而亡。杨绛在这段时间表现出了超强的无畏精神和忍耐力,以及睿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她坚强不屈,一方面淡然接受。她主动要求剃头,而不愿长他人志气求饶,不向邪恶势力屈服。在下放的几年里,她又是那样勇于面对生活,顽强不屈。她宽怀仁慈地待人,自己在困难中,也不忘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她的文字表现的是克制,平静,和温情的,她回避了许多惨剧,真可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6
动乱结束后,他们又回到了文学创作研究等工作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累累硕果,她的作品不仅有很深的文学价值,同时还具有史料价值,她的散文多是追忆往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阅历的产物,这段时间创作频出。夫妻两人作诗写文,相互支持打趣等充满了爱与和谐,每写完一段文,势必要读给对方听,相互是忠实的粉丝。
普通又不普通的生活,是他们的相互成就。
7
如果上天怜悯他们,让他们在经受苦难后,安然地生活下去,可是,生活的无常让人无法预料,杨绛先后痛失爱女和丈夫,她的痛苦可想而知,她说:“悲痛是不能对抗的,只能逃避。” 她的逃避方式便是埋头翻译。她独自留下打扫战场,整理丈夫钱钟书的笔记,钱钟书笔记是文化瑰宝,能够留存下来,得益于杨绛。
杨绛先生是一位具有内秀之美的人,她低调,从容,做事一丝不苟,态度严谨,文字朴素,又隽永风趣。这一位老人历经沧桑,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命的沉重,她当得起“先生”二字。这部《杨绛传》让我们详细了解杨绛的一生,它像一束光,照进读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