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解读)
“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黄帝说:不错。那么溪谷会合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岐伯说:较大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叫谷,较小的肌肉与肌肉会合的部位称为溪。
“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留于节凑,必将为败。”分肉之间,溪谷会合的部位,可以通行营卫,会合宗气。如果邪气溢满,正气壅滞,则脉发热,肌肉败坏,营卫不能畅行,必将郁热腐肉成脓,内则销烁骨髓,外则可溃大肉,若邪气留连于关节肌腠,一定使髓液皆溃为脓,而使筋骨败坏。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若寒邪所客,积留不去,营卫则不能正常运行,以致筋脉肌肉卷缩,肋肘没法伸展,内则发生骨痹,外则会肌肤麻木不仁,这是不足的证候,是由寒邪留连溪谷所致。
“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溪谷与三百六十五穴相会合,以应于一岁。若是邪在皮毛孙络的小痹,则邪气随脉往来无定,用微针就可以治疗,方法与刺孙络相同。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黄帝遣开左右,起身再拜道:今天承蒙你的启发,已经解除了我的疑惑,我将其藏入金匮之中,不敢轻易传人,于是将它藏于金兰之室,题名为《气穴所在》。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岐伯说:孙络之脉是属于经脉支别的,其血盛而当泻,与三百六十五脉相同,若邪气侵入孙络,传注于络脉,复注于十二脉络,那就不单是十四络脉的范畴了。
“内解泻于中者十脉。”如果骨解之中经络受邪,也随时能够向内注泻于五脏之脉的。
今天学习了溪谷之会。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