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和一群读书会的小伙伴共同读这本厚厚的书,这是我第二次阅读此书。老实说,400多页的厚度真的挺有压力的。再次阅读,和各位小伙伴就某些观点深入交流,真的比首次自我阅读来得更加有趣而深刻。
回归正题,其实这篇读后感前几天就想写出来了,但是总是拖着,谁让我是拖延症患者呢?
关于亲子教育,关于夫妻关系,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是书中有一段话真的很好,先分享给大家: 大家很在乎关系,但关系的质量,普遍不怎么样,缺有质量的回应,缺临在,缺链接。但这是可以学习的,试试,在某些时刻,在你珍惜的人面前,全神贯注地在一起,用你的全部身心,去听对方讲话。你会发现,这有多美。
在这智能电子统治的时代,我们好像更爱低着头沉迷在那小小的屏幕中而忽视屏幕外的风景。在这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中,我们好像更爱说自己要说的话做自己爱做的事而忽视了身边人的诉求。好像真的好久没有放下手机或者iPad,离开游戏世界,好好地和亲爱的他或她或他们说说话,更别说一个拥抱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明明是如此没有安全感的,如此渴望被爱的,为什么我们会被困在在方寸之中而不去踏出一步回应他人呢?
我常在想,为什么走在大街上总是会有这么多熊孩子在闹?总在想,为什么有另一半的人儿总会抱怨伴侣不够浪漫贴心呢?也会想,为什么出来社会工作的我们,为什么总会有迷茫被困不知道该如何去诉说的孤独感呢?
这些问题,如今我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嗯,也许永远不会有,毕竟这些问题和我是谁,我在哪里一样,只要深思了就是一个难解的哲学问题呢。
但我想,爱,有回应,有质量的爱能解决一下这些问题吧。
平时如果我们能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感受,将目光从屏幕上转移到他们身上的话,那样会不会更好点呢?读书会上,我们讨论过一个问题,在亲子教育上是不是应该立即给予孩子回应才是对的呢?我的观点是肯定的。因为我总觉得,当一个孩子在闹的时候总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蹲下来平视他们,问他们为什么呀?必要时,给予他们一个怀抱。那么孩子的心就会安定下来了,也会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但红姐的观点是否定的,她说如果父母处于愤怒上,所以及时的回应都不会是理智的,而且会伤害孩子的。而且有些时候孩子的闹就是在测试父母的底线,不能纵容。我想没有哪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完全正确的,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吧。毕竟有时候理论知识真的挺纸上谈兵的。但我想在日常就在一些小细节上让孩子知道自己很以他为荣,很爱他,很关注他的话,他就会有自信不会乱闹来测试底线吧。前两天坐一个客户的车,他车头放着一个手艺品,就问他是他儿子做的么?好可爱哦,弟弟一定会因为爸爸这个放置而开心吧?他吃惊地问我怎么知道呀?我说,因为你肯定了他的劳动呀。
嘿,如果你很在乎你的另一半,那么也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回应吧。别再抱怨,直接拥抱,没什么是一个有爱的拥抱解决不了的,再不行就两个呗。嘿,如果你真的很孤独,觉得没有人能回应自己,那么试一下放下这个成见,找个可信的朋友或者家人好好聊聊天吧。嘿,我们能否走出网络世界,自我世界,真诚地面对坐在我们对面的人儿呢?拥抱他,真的会发现体温的热度比屏幕的亮度更加可亲哦。
亲爱的,爱真的需要有所回应才可爱哦。
最后要感谢我最爱的靓女告诉我阅读对于一个女生来说的重要性让我爱上了阅读,再来感谢慧2猪大学的阅读陪伴让我不孤单,接着要感谢红姐让我加入了读书会让我可以和更多有趣的小伙伴交流书中的观点,最后也要感谢我的女神毛毛姐让我看到了一个标杆有个前进方向。在这个路上,我一直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