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儿子上一年级,她快要疯掉,摔书本,反复教,吼孩子,自己被气到哭…
不陪伴辅导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成绩上不去;一辅导开始“世界大战”,类似场景您是否很熟悉呢?
我也曾经经历相同的场景,因为写作业问题极大影响亲子关系,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来调整,曾经用过的一些方法与品格教育专家晓平老师这个主题的内容不谋而合[鼓掌][鼓掌]
1、建立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的认知
我是急性子,一看孩子写作业很慢就难受,忍不住催他,不仅无效反而对作业产生恐惧,后面调整了语言模式,多鼓励赞美孩子,每天看到他的进步,而不挑剔他没做到的,每天给他语言催眠:“儿子,你越来越自律,写作业越来越快了,老妈太轻松了!”
语言模式会构成孩子的认知,每天被催促否定的孩子,一定会活出你讨厌的模式;
2、构建好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独立安静的作业环境,作业过程中不干扰孩子,端茶倒水送水果的事儿别再干了,同时,请提醒家里的长辈,务必不要在孩子作业中时频繁敲门表示关心
3、跟孩子一起做计划,日总结,周总结,月总结
a.记下每次完成作业的时间,孩子可视化看到进步;(可参考我的记录本)
b.作业完成后多出来的时间孩子自由支配,让孩子有掌控感;(切记不要额外增加作业,那样只会让孩子更拖拉来躲避作业量)
c.积分达标可兑换一个预算范围内小心愿(周、月)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小红花等小物品来累积,让孩子有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对写作业产生好感。
熟悉感+好感=遇见;
熟悉感+反感=拒绝
积极鼓励的语言,来保护孩子写作业时好的感受,假以时日,孩子一定会“遇见”好好写作业,满足你的期待;
消极打击的语言,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抗拒,厌学从感受到压力开始
经由孩子写作业,来修我们的耐心、信心、包容心,好事一桩,何烦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