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知道哪里受到伤害、应走向何方、什么问题是关键以及什么经验被深深地遗忘了。”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依靠来访者指引方向。罗杰斯说,他的全部思想基础就是认为人类的有机体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的和自我指导的”。
实现倾向是罗杰斯整个人格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假设。任何一种生物,只要它被赋予了生命,它就会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生长、发展和活动的趋势,一种求生存、求强大、求茂盛、求完满的趋势。尽管这些变化由基因决定,但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挣扎和痛苦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个体是完整的有机体的存在,是一切体验的发源地,且在自我实现倾向的驱使下成长与发展,其结果就是“自我”“自我概念”的发展、扩充及实现。
自我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自我,是较符合现实的自我形象;另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是一个人期望实现的自我形象。当自我与知觉的、内藏的经验呈现协调一致的状态时,他便是整合的、真实而适应的人,反之,他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状态。
个体的有机体经验和他积极的自我经验是一致的,他就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不真实的经验与有机体经验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的经验是由“受尊重的外加条件”引起的。所谓“受尊重的外加条件”,是指不按他人事先确定的方式去行动就得不到尊重。
罗杰斯假定人有一种朝向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如果人们将这种实现倾向作为生活的参考框架,那么他们将有可能过上美好生活并最终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能。不幸的是,罗杰斯认为大多数人并没有按照他们内在的情感生活。由于童年期对积极关注有需要,问题也因此产生。积极关注是指儿童在生活中接受父母或他人的温暖、同情和接纳等。但如果毫无保留地给予儿童积极关注,问题就不会产生吗?事实并非如此。
父母或他人只是在儿童按某种方式表现或思考时才给予积极关注,这样就建立起有价值的条件。不久儿童便发现,为了得到爱,他们必须在生活中按他人的价值观来行动和思考。当儿童逐渐内化那些价值观时,那些价值观就取代了作为生活向导的机体评价过程。
只要人们按照别人的价值观而不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情感来生活,体验就会被修改,而本应符合机体评价过程的经验就会被否定。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儿童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最终,儿童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另一部分内容,它们不被赞许或有可能被反对。我们会否认或扭曲它们,把它们从自我概念中剔除。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情感的联系,因而也不可能成为完善的人。
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他觉得自己仍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中,我们知道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接受、被爱、被引以为荣。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被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将错误和缺点纳入到自我概念中去,自由地体验全部的生活。
罗杰斯认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在婴幼儿时期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当母亲给予婴幼儿以慈爱和关心而较少注意他们如何行为时,这种满足也就实现了。在一切情况下,他们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且也就没有了防御行为的需要,在自我和现实知觉之间便不会有不一致。因此,这种人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会无拘束地发展一切潜能,达到最终指向的目标,成为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人。
价值条件是父母或重要的他人提出的获得积极关注的条件。满足了许多价值条件的儿童可能会丧失自己的期望和想法。他们开始过着一种努力取悦他人的生活,变成了他人所期望的人,他们对自我的理解仅仅包含了他人赋予的一些特性。他们不断地远离机能完善的人的标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他人高兴,时刻想的就是“别人会怎么想”,而不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真正想做什么”。
成年后,这种人依然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耿耿于怀。他们依赖他人的积极关注,并经常去寻找那些一定要被满足的价值条件。他们隐藏自己的弱点,扭曲自己的缺点,甚至否认自己的错误,并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取悦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长期以来,为了讨好他人,他们忘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失去了自我指导的能力,并且不再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前进。
与大多数人相比,机能完善者不屈从于社会的要求,相反,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需要。他们能深刻地体会自己的情感,无论这种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敏感性,机能完善者往往生活经历更丰富,他们“了解痛苦,但更了解快乐”。
“最好的生活是一种漂泊、变化的过程,在其中没有任何事物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