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乳通常指断奶,被定义为母乳喂养的结束。是一个婴儿从乳房以外的地方得到食物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加入固体食物便是离乳的开始,婴儿断离乳汁, 从其他食物中获取营养,终止哺乳,需要一个较长时间过渡。
离乳时机推荐: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者说2岁以上。离乳时间的确立是在满足婴儿营养和发育的需求基础上建立的。人类自然离乳时间约是2.5~7年。
离乳原因:
产后早期,母亲往往担心乳汁不足,而给孩子添加其他食物;各种原因造成乳汁减少,母亲工作和某些社会原因有关。孩子快1岁时,当地文化等因素,误认为这是断奶的时间,母亲再次怀孕会使乳汁减少及味道发生改变,引发孩子自然离乳。
所有的孩子因长大都会离乳,每个孩子的离乳都应该成为成长过程中值得祝贺的重要里程碑,而不是剥夺孩子快乐的事情。
离乳方式:
离乳分为正常离乳和非正常离乳两种类型,自然离乳和逐渐离乳属于正常离乳,突然离乳属如非正常离乳。
自然离乳是孩子主导的离乳方式,听从孩子的需求,自然发育到脱离乳汁而离乳,符合婴儿机体的生理规律,被越来越多的妈妈接受。是值得推荐的离乳方式。因孩子的个体差异,自然离乳的年龄也会有很大的差别。给较大孩子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母乳喂养的私密性,2013年5月14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在公共和办公场所设立“母爱10平方”为更多选择母乳喂养的母亲和家庭提供支持。
逐渐离乳是由母亲主导的渐进式离乳。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乳房胀痛和降低患乳腺炎的风险,每次尽量单侧乳房喂养,通过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只有当感觉乳房胀痛时排出少量乳汁,渐渐减少乳汁产量舒适离乳。如果在离乳过程中,孩子对于替代食品不能适应而出现过敏,或者生病,母亲还可以在此过程中恢复哺乳,延缓离乳时间。在离乳期间要给予孩子特别的关注,用更多方式来替代母乳亲喂,给孩子更多安抚需求。
可替代的措施:1.提供丰富的日常生活:照护者可以引导婴儿对固体食物的兴趣,找到释放情绪的方法,寻找乳房安抚的替代方法,当婴儿失去乳房安抚,可能会有抗拒和哭闹增加的情况,需要家人更多的耐心很坚持。2.不主动提供乳房作为安抚,但是当婴儿过度哭闹,无法接受其他的食物,或者除了吸吮乳房之外的其他安抚方法都无效时,母亲可以提前进行安抚或者提供食物,玩具等转移注意力,请家人帮助和婴儿互动,根据能够接受的状况,尽量的拉长哺乳间隔,与婴儿持续沟通,温柔的安抚情绪。3.观察婴儿情绪,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有效的,尽量选择从减少白天的哺乳次数和时间开始,白天定期给婴儿喂食点心或替代品,减少婴儿的饥饿感,让婴儿爸爸参与进来,给婴儿安排适宜的娱乐活动,改变日常惯例,让婴儿不要老惦记母乳。如果婴儿出现一些比较反常的表现如过度烦躁,持续哭闹、变得郁郁寡欢,也不接受任何替代品等表现时,母亲都需要根据家庭的情况和婴儿的状态做出适当调整。4.根据需求挤出乳汁:母亲可根据目前的哺乳或挤奶的次数,慢慢减少乳汁的排出,让乳房保持充盈,又不过度胀满的状态,持续几天后再次减少挤奶量,直到完全不需要额外排奶,完全离乳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母亲离乳时的奶量大小,可能需要2~3周。
离乳开始后至48小时,乳腺退化是可逆的,通过吸吮刺激又可以促使乳腺恢复哺乳状态,离乳48小时后,很难再通过刺激促进乳汁的产生。
非正常离乳:如母亲需要上班或生病等引起母婴分离而造成的突然离乳。很容易造成母婴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应该尽量避免。母亲会经历乳房胀痛,发热甚至乳腺炎,孩子可能受到感情伤害和患病。
离乳注意事项:
离乳药物副作用大,目前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如:溴隐亭,维生素b6,雌激素,伪麻黄碱,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