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层减负,激励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形式主义严重束缚基层干部手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阻碍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发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仍需紧盯不放、常抓不懈。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是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关键。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从精简文件、严格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7个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规定,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各地应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加强对文件、会议的统筹管理,避免文山会海;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评比,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深化基层减负的重要保障。要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要坚决纠正政绩观异化、权力观扭曲、事业观偏差等问题,把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切实做到为民造福。
在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为基层干部赋能。要合理明确基层的职责事项,避免过度加压,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那些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总之,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党上下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积极担当作为,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这项工作,不断巩固和拓展整治成果,让基层真正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
(延平区西芹镇人民政府谢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