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企业管理著作连载
六十二、狗不理与绿帽子
这几年来,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正在加深,特别是企业的商标资产。这也许是受到外国企业的冲击所造成的。你可口可乐有什么好喝,为什么能畅通全球?你皮尔·卡丹有什么好,难道穿上皮尔·卡丹,人就成神了?
且住,有的老板也许还会记得,就是这个李宝臣先生在以前写的文章中还大肆宜扬老板们要有效利用无形资产,怎么这篇好像又叛逆自我了?不是的,绝对不是想否定什么,而是在否定中肯定。因为笔者倡导的是要有效地利用无形资产,而不是乱用,当然包括商标资产在内。
我们的“狗不理”包子可谓商标资产大大的,如果小了,那狡猾的东洋商人也不会抢注。但就是这个“狗不理”商标在我们国内运作时却遇到了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改革开放以后,深圳作为我国的特区开始显示了其窗口作用,诸多的企业纷纷在深圳设立分公司。于是,天津“狗不理”也欲借此宝地,在此显显身手。就在深圳设立了一个分号。开张之始,倒也宾客盈门,热闹非凡。但后来人们越来越对这个“狗不理”没有兴趣了。由此“狗不理”在深圳道到冷遇。
原来,南方人尤其是生意人特别讲求吉利。连狗都不理的饭店,怎么还会有美味佳肴呢?更不要说在这么个地方会宾朋、谈生意了。所以,一时间“门前冷落车马稀“。“名牌"不但没有起到"名牌效应",反而因"名牌"所误。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这家老字号"忍痛割爱",将其更名为喜相逢"很快走红。
通过以上这个事例,能够给我们老板们警示的是,无形资产的运作应该充分考虑到民族与民族之间或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化背景之差异。这种差异背后所体现的是偶像选择方式的不同。记得曾经在《读者》见到一篇外国人写的文章,他说中国有些年轻人崇拜英雄,诸如秦皇汉武之流,甚至有些人由于无知之故,对某某某也崇拜之。这位作者说,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他举例说:某某某原本是一位不错的画家,就是因为他为人类所不耻,从而形成了恨乌及屋,某某某的画从来就卖不上价。我本人并不想对这位作者的话正确与否作出评判。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是有着强烈差异的(我们在谈到人权问题时经常听到不同的价值观)。那么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商标资产也包含同样的道理,此处被誉为无形资产的东西,而彼处是否会被认为无价值资产呢?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无形资产不是处处是资产。正如西方一家生产洁净用品的公司的广告一样。这家公司的广告画面是一顶绿帽子随风飘落到一个男人的头顶。据说,这在某国是创意不错的广告,而这家公司在香港电视台播放这个广告时,即有人告知,说中国男人戴绿帽子是奇耻大辱。看来,某国男人可以戴绿帽子,而中国男人不可。(未完待续)
备注:本书系旧作,1997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