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无法告诉你,老师也无法告诉你,只有现实才能告诉你。
看到一条微博,让给荆楚大地写一句诗词寄语。评论区简直是现实主义诗歌总汇,杜甫诗歌占了一大半。
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还有李绅的《悯农》、《诗经》的《硕鼠》、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
每一次满目疮痍,都更能让人读懂“杜甫们”的伟大。
邻邦寄来了“李白们”的浪漫主义关怀与激励,低头都是“杜甫们”的现实主义挣扎与叹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在课堂上是永远读不懂的。但你往医院门口一站,瞬间就懂了。
在课本中的无数次“背诵全文”,就是为了那一句在现实中有了触动之后的脱口而出。
想世间多少才人,有艳艳才华者,未必有苦难经历。有苦难经历者,未必有妙笔生花。若真的有哪位薄命文人,历经山河之变,人世万苦,未必有老杜这颗悲恸千古的圣心。因此才有了这位独一无二的“诗圣”。
每个国家都会出现一位文豪类的人物,来固定某种语言或者文学形式的使用规范。比如莎士比亚对于英语,塞万提斯对于西班牙语。诗歌是大唐最骄傲的语言形式,如果说初唐四杰是近体诗的开拓者,随后李白王昌龄又在绝句方面玩出登峰造极,那么杜甫就是律诗的一代宗师。
律诗到了杜甫这里,格律、押韵、用典、对仗、哲理、抒情才算是成熟,杜甫给后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诗歌模板。虽然只是诗歌,但随之影响力扩大,杜诗甚至影响到了汉语言的规范技巧与表现能力。后世金圣叹评“六大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用杜甫一个人的诗作,来代表整个大唐文章。
此时,杜甫手握着一把利剑,但他没有把这把剑当做杂耍娱乐的玩艺,而是当做与黑暗搏斗的一把利器。 世人都知朱门酒肉臭,唯他心怜路有冻死骨。世人皆赞武皇开边意未已,偏他心念青海白骨无人收。世人都受过凄风冷雨,唯他在受寒冷的黑夜,还能心念天下寒士。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悲剧爱情,被世人津津乐道。但石壕村那对离别的夫妇,不更值得世人怜悯吗?
在我的人生路当中,李白永远激励着我昂首前进。杜甫则告诉我,慢些慢些,等一等那些人。我回头望去,有你,有我,有众生。
神、仙、佛,都不是形容人的,而圣永远在人间行走。一个人在人间,做一件平凡却又很高尚的事,这便是圣了,杜甫担得起这个评价。《庄子.逍遥游》说:圣人无名。因为“圣"永远存在于平凡之中。
诗句写的好,这是一种才气。敢用美好的诗句去记录凄惨的现实,这是一种勇气。在黑暗当中他又在艰难的探索光明,这又是一种正气。我们心慕正气,于是称他为诗圣,于是将他的诗歌称为诗史。
只要我们还活在现实之中,只要这片土地还有留一股正气。杜大爷就永远是你杜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