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向素养的目标设计
大概念是素养目标的构成,核心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的行动把握不准,目标设计评价设计和过程设计都会偏离方向。
认知目标转型
提起目标设计,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影响深远。认知目标是目标设计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而理解大概念就是在认知领域发生的,因此,认知目标的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目标涉及的转型。
认知目标从二维模式到三维模式
教育目标从框架到模型
所谓的框架,就是想到了若干维度,但这纬度是并列的,而不是结构化的。完整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涉及三大领域,一是认知领域分为六个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二是情感领域,分为五个层次: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三是动作技能领域分为七个层次。
模型不同于框架,不仅考虑多个维度的目标,而且从行为的角度梳理了纬度之间的关系。
模型与框架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从技术上讲,模型和理论是允许人对现象进行预测的系统,而框架则将相关的原则,松散的组合起来,以便对特定现象的特点进行描述,但无需对现象做出预测,总结来说,就是模型可以用于预测,而框架只能用于解释。
二、大概念:目标的内核
大概念统合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为素养提供了“座架”,固态的“知识与技能”,液态的“过程与方法”,和气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相融的。
大概念是素养的内核 ,大概念为三维目标提供了指针。大概念是带有综合性的高阶目标,一方面大概念可以在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引导下,使三个维度得以结构化,三个维度被大概念联结,深度融合成素养。另一方面,大概念可以将素养目标与单元教学内容相结合,因此会更加具体。
三、目标设计的步骤
大概念教学目标设计可以分为“找到提取路径”、“绘制概念地图”、“撰写单元目标”三个步骤。
(一)找到提取路径
提取路径共有八条,其中前四条是自上而下提取的,后四条是自下而上提取的。
1.从课程标准中提取大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他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原则上所有大概念的提取都要参照课程标准。
首先可以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部分来提取大概念。
其次,可以从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来提取大概念。
2.从教材分析中提取大概念
大概念教学主张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说明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首先可以从“单元起始处”提取大概念,也就是单元导读,大部分教材都有单元导读,而单元导读里有大量线索。
比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就开始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包含有语文要素和写作要素,我们可以提取大概念。
其次,可以从单元结尾处提取大概念,作为常见的就是单元小结。最后可以从教材的单元内容中提取大概念,一方面很多教材在单元内容中会掺杂各种形式的提示,比如交流平台,知识卡片等,对相关概念作出解释和阐述,另一方面,从教材相关单元的内容构成中也能提取大概念。
3.从专家思维中提取大概念
大概念是反应专家思维方式的,因此专家思维也是大概念的直接来源,专家思维没有固定文本需要教师过阅读相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或者通过听讲座,网络搜索等方式去找寻和体验,支持大概念教学,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学素养和学科素养。包括科学史、数学史、文学史、艺术史、著作论文、科普读物等。
4.通过概念派生提取大概念。
大概念与大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和派生的因子,也可以通过派生或总结的方式来提取贷概念。
5.从生活价值的角度提取大概念
大概念具有生活价值,是打通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因此,我们也可以用生活价值来选取大概念。
6.将知能目标向上提炼为大概念
大概念可以分为情感维、认知维和技能维,也就是说,知识与技能是大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从学习难点分析中提取大概念
学习难点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从近期来看,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或困难,通过剖析学习难点就能发现大概念。另一层含义是,从长远来看,学生未来在现实世界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学校教育的学习难点和现实世界的学习难免是重合的。
8.从评价标准中提取大概念
评价标准是对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发现目标写作的偏差,厘清大概念。
大概念的提取路径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共同作用,相互融合的。八条路径并不是完全并列,课程标准却必须细读的,要分析其中蕴含的大概念,课程标准一方面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也规定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程度,对于概念提取还是素养目标和单元具体目标的写作都是最重重要的参考。
同时,大概念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一定要考虑学情。而学习难点是最为重要的学情。因此,学习难点也是定位大概念所必须要考虑的。
(二)绘制概念地图
绘制概念地图和找到提取路径,即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绘制单元的概念地图具体有以下五步组成,分别是:确定概念焦点,发现上位概念,激活概念和案例促进理解、制作概念地图、修正概念地图。
1.确定概念焦点
尽管概念地图探寻的对象具有延展性和开放性,但如果没有焦点,可能会存在泛化的问题,因此,一般来说,需需要确定一个概念焦点,围绕这一概念,焦点可以进行深入探讨。
2.发现上位概念。
一般来说,教材因为要循序渐进,会按主题等逻辑把学科内容分成若干单元,由此,概念焦点往往也比较具体,这样的划分有利于教师分步教学,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教师可能只看到局部而忽视了整体。比如“儿童诗欣赏”这一概念焦点的上位概念是“诗歌欣赏”。
3.激活概念和案例促进理解。
确定了概念焦点后,下一步就要围绕概念焦点,通过一系列本质问题激活概念和案例,从而获得地图的细节。
4.制作概念地图。
经过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后,可以制作概念地图,当然也可以同步进行第二步和第四步,一般来说,常见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从属、并列、时间、因果、举证。
在制作概念地图时,为了更清晰的表达,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概念案例及其不同的关系,单元大概念和单元本质问题则分列两边。
5.修正概念地图。
最后可以对甘宁地图进行调整,在计算机线进行地图绘制会更加方便,包括寻找交叉连结提出新的问题等。概念地图可以有简化版,因为概念地图最为主题部分,就是构建概念与概念,大概念与具体阿里之间的关系在符号上也可以进一步简化。
(三)撰写单元目标。
1.单元目标的构成
单元目标是预期学习结果,所谓的预期学习结果,也就是学完这个单元后,学生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形成何种素养。预期学习结果一定是以学生为主语的,可以阐述为“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什么。”
另一方面,预期学习结果是指“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学了什么”。
2.单元目标设计模板的构成。
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模板具体有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素养目标。预期成果是结构化的素颜目标,回答学了这个单元后,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是单元大概念。单元大概念可以分为跨学科和学科两个层面的大概念。
第三部分是具体单元目标。单元大概念要细化为具体单元目标,两者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第四部分是其他具体单元目标。主要是指一些不能和大概念形成对应关系的具体待遇目标,他们一般是简单的认知为与技能的目标,比如识字计算或基本动作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