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与学生打交道的日子,虽然还有一些疲惫的神情,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进入工作状态。
长假七天,有些娃假期那丁点的作业依然完成不了,没办法,特别对待吧。放学后,静悄悄的教室仅剩一人,如果有深入人心的本领,一定去问问那个偷懒的灵魂,逃也逃不的事情,为啥不能积极应对?
孩子八十多岁的老奶骑着电三轮在教学前等待,规定皆是人定的,你真的忍心让她等待到娃子写完?我看了看他假期的写字作业,几乎没开工,如果这样等,娃子不跑神的一直写,也一时半会赶不完的烂尾。更何况,他是一个没走心的被动学习者。唉,算了,我只能与自己和解,家长也了解自己孩子的状况,逼这样紧干嘛,写一会,该放行就放行吧。
遇到娃的奶奶来接,她只会抱怨道,你真让我丢人。当晚的作业会好一点,家长督促也坚持不了多久,他们兴许是累了?兴许明白娃不是那块学习的材料,不想再去管束?如此,说一说,问一问,管一管,催一催,再反复,复反复。
娃习惯了别人的催促,学习主动的次数太少,我们习惯了如此教育,久而久之,形成这样的畸形状态:追着撵着。
家长累,学生烦,我们更作难。
再换种思维来衡量,目前乡村,有学生让你教,都不错了。好学生好好爱,差学生更要好好疼,要不然,自己将面临着失业,那多可怕。
问题学生的问题想办法解决,明天找他先谈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