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错乱,新版揠苗助长
市面上存在可一对一定制绘画、网页设计、动画、科创小发明、大赛计划书等比赛作品的“生意”链条,覆盖青少年至大学生群体的各类重要赛事。这些自称“专业人士代工”的“卖家”活跃在淘宝网店铺、百度贴吧、闲鱼、小红书等网站。根据报价,一般只需百元,就买到“原创定制作品”。多名“卖家”称,主要是学生家长买给孩子参赛、教师买给学生参赛、教师本人参赛评职称,更有定制科创小发明的“卖家”称,有学校与他们长期合作。获奖者除了得到称赞和荣誉外,可升学加分、评优保研加分、获得现金奖励、指导老师在职称评审方面也有便利,一些人趋之若鹜。(202011澎湃新闻)
读到这个报道之后,感到不是特别的奇怪。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发生的很多,大多数人已经默认了这种行为。老师很忙,没有时间准备各种论文或者是课题的材料,只有花钱让别人去做这样的事情。老师只负责掏钱,剩下的事情有专业的人员帮你完成。而且这种事情形成了产业链。每一年的职称晋升的时候,买卖的论文和课题都会堂而皇之的派上用场。这个时候,破坏的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教育生态系统,而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系统。知道这种规则的人应该是很多,但是谁也没有觉得这个事情不正常。把不正常的事情看成正常的事情才是社会的不正常。一个老师丢掉诚实守信,还怎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真善美”呢?一个老师经不住“职称”的诱惑,触犯为师的底线,触犯为人的底线,何谈让社会给教师尊严呢?用欺骗得来的职称,心中是不是有一丝愧疚呢?
尝到甜头的“专业机构”,从教师的论文和课题尝到甜头,怎么能够舍弃学生的各种利益呢?可是,让人想不通家长也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毁了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一生都能够拥有的优秀品质,而不是贪图虚荣。举办各种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孩子,发现孩子的各种潜在能力。家长通过各大网站购买的作品以孩子的名义获奖,家长该怎么向孩子交代呢?家长的短视行为,就是新版的揠苗助长,新版的掩耳盗铃,新版的自欺欺人。退一万步,家长购买的所有奖项在孩子的关键时刻都起了作用,孩子的人生家长能够左右吗?未来的社会是谁也没有办法左右,只有教给孩子足够强大的能力,才能够保证孩子一生获得长足发展。家长对于孩子的短视行为,就是为孩子的未来埋下最大的坑。
孩子是家长一生的事业。作为家长,给孩子的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足够孩子一生发展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