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在中央决策系统的权力关系中,内监是极其重要的另一角色。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司礼监的崛起及其在中央新决策系统中“以内制外”功能的发挥。
司礼监设置于明洪武十七年,此后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洪武至宣德为第一阶段,主要从宦官的一般衙门,成为第一署;正统而后为第二阶段,司礼监的权力继续扩大,既通过批红制约内阁,又成为“朝廷”的代表,“掌行”国家政务。司礼监这一地位的确立,又是与当时皇位的交替、朝局的变动密切联系、互为作用的。
据作者的研究,司礼监的前身,可追溯到洪武初年设置的典礼纪察司,甚至更早的内监机构。洪武十七年,官宦机构进行了第一次全面调整,增设了司礼监,主要职掌宫廷礼仪。洪武二十八年,宦官机构作了很二次全面调整,增强了司礼监的职能,但仍然是宦官的一般衙门。
明代宦官权力的大为增长,发生在明永乐和仁宣之际。成祖朱棣以藩王起兵,夺取帝位。为了镇压建文旧臣的反抗,加强对藩王、军队和民众的监控,他起用了一批宦官担任要职。永乐、洪熙年间,宦官执掌东厂、监临京营、守备南京、出镇各地,遂成明代定制。对此,作者在页下注中,用了比正文多几倍的史料加以证实。
在此期间,虽然宦官权力迅速扩大,但司礼监在宦官机构中仍属一般衙门,不具有优越地位。司礼监成为第一署是发生在英宗朝。英宗幼冲,实际主政的太皇太后不能与内阁面议取旨,于是就有了内阁条旨票拟,司礼监参与批红。司礼监作为宦官机构第一署的地位得以确立。当然,司礼监第一署的确立,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自宣宗而后有一个复杂的过程。
正统以后的皇帝,多日处深宫,极少召见大臣。司礼监俨然成为皇帝的代表,陆续扩大权势。据方作者研究,包括皇位交替时同受顾命、出镇内臣的派遣和调动、会同三司审录狱囚、提督京营、提督东厂等。同时,司礼监形成了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官僚机构。
接下来,书中对司礼监与内阁的“对柄机要”展开了讨论。司礼监对内阁票拟进行批红,其实质是代表皇帝,对内阁裁决的再裁决,具有极大的权威性。说内阁与司礼监“对柄机要”,其实是抬高了内阁的地位,是因为文人的“面子”思想而使他们不愿意面对司礼监压制内阁的事实。
正统时王振为首的司礼监逐渐凌驾于内阁三杨之上,明人尹直将此归咎于杨士奇的失误和徇私。对此,方先生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认为:归根到底是在皇帝不自政的情况下“以内制外”的统治方针所致。当然,作者也辩证地指出,司礼监虽然权重,但也受制于内阁及六部诸司,所以只能“为乱”而不能“为变”,它其实是维护明代君主专制国家权力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