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过不过河,这是个问题
一.会写诗词的陈叔达
李渊率军继续前进,经过临汾郡之后,来到了绛郡(现在的山西新绛县一带),遇到了通守陈叔达。
等等,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眼熟?
不错,这人是陈宣帝的儿子,大名鼎鼎的陈后主的弟弟,和陈叔宝仅一字之差,自然比较眼熟。
作为一代词人的弟弟,他家学渊源,也和哥哥一样容止出众,颇有才学,据称十多岁就能即兴赋诗,援笔立成。
在陈叔宝当皇帝时,他被封为义阳王。陈朝灭亡后,随陈后主一起投降,后来被隋炀帝任命为内史舍人,又外放为绛郡通守。
接下来,对于绛郡的攻克,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陈叔达坚守抵抗,直到城破;另一种是陈叔达看难以抵敌,自己又不是打仗的料,直接开城投降了;还有一种说法是陈叔达自己想抵抗,但不想被部下捆住献给了李渊。
反正不论是哪种说法对,李渊见到了陈叔达,对他的才华十分欣赏,充分发挥他的领导魅力,对陈叔达极尽礼遇,使陈叔达感动得不行不行的,最后真的投降了。
这也符合李渊对待昔日贵族的一贯原则,他掌握了权力更迭的密码,志在拉拢更多的贵族,支持他的贵族越多,他就离最高权力越近。
陈叔达是陈朝皇室成员,背后也有一定的势力,正是李渊拉拢的对象。何况他还很有才华,是个难得的人才。
李渊起兵初期,是很需要这些文臣武将的,将他收入帐下,好比是娶了个美貌的老婆,还附带了丰厚的嫁妆。李渊自然十分高兴,不久便任命他为主薄,和亲信温大雅一同执掌机密,参与起草军书文诰。可见李渊对他是十分信任的。
这个人还有很多故事,在唐朝的历史上比较重要,以后我们慢慢再说。
二.难缠的屈突通
接下来,李渊来到了龙门(山西河津),这是个眼熟的地方,615年李渊曾在这里剿灭义军首领母端儿。
从这里渡过黄河,不远就是大兴城。
前面就是屈突通把守的河东郡。
这时李渊面临两个选择:是先渡黄河进入关中,还是先打屈突通,消除后顾之忧再取关中,他思来想去,一时拿不定主意。
宋老生有明显的缺点,但屈突通可是个劲敌。
这人最突出的特点是清正廉洁,忠心耿耿,是大隋有名的忠臣。
这是和他的性格有关系的,他自幼刚直坚毅、刚正不阿,放到现在就是认真,倔强,认死理。
公元597年,屈突通奉隋文帝之命到陇西一带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不查不要紧,一查查出来地方官员隐藏了两万多匹马,没有登记在册。
这可不是小数目。隋朝骑兵编制分队、团、军,每队一百人,每团十个队,就是一千人,每军四个团加八千步兵,两万匹马足以装备五个军了,合起来就是六万余人的大部队。
这起案件涉及面很广,牵连到以负责马政的太仆卿(九卿之一,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长)慕容悉达为首的大小官员1500多名。
1500多人啊。
人数虽多,但毕竟是在地方,山高皇帝远,只要屈突大人高抬贵手,不上报,中央就不掌握情况,事情就有回旋的余地。
为了做通他的工作,这些人不停地找屈突通疏通关系,但屈突通名字为通,实则不通,他不徇私情,坚持上报。
隋文帝闻报大怒,要把1500人全部处斩。
这可不是个小事,屈突通虽然固执,但也很正直,他坐不住了,这么多人因为自己送命,实在于心不忍,于是找到隋文帝求情,说:“人命关天,人死不能复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忍心因为牲畜财产而杀掉1500条人命吗?臣斗胆以死请命。”
隋文帝正在气头上,将屈突通骂了一顿。
按说君命难违,九五至尊已经下了命令,自己前来求情,也算仁至义尽了,领导表明了决心,一般的大臣识相的也就知难而退了,但认死理的屈突通不管那一套,继续劝谏:“臣情愿一死,换取千余人的性命。”
这就有点以死相逼的味道了,若是碰上个脾气倔强的皇帝,譬如朱元璋之类,说不定就当场就把屈突通咔嚓了。好在隋文帝乃是有为明君,听到屈突通这番话,幡然醒悟。
这是一位难得的忠臣、好人哪,他的话有道理,因为畜牲杀人,不值啊。
隋文帝消了气,于是下令免除了慕容悉达等人的死罪。
从此以后,屈突通在隋文帝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起来,自此屡获提拔。
认真的屈突通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充分发扬了他的性格,他为人正直,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使是亲属犯法,也决不包庇。
可能是受哥哥影响,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严整闻名。兄弟俩名声越传越响,老百姓听到后都有些害怕,以致民间出现了顺口溜:“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宁愿吃下三斗难以下咽的艾草,也不愿见到屈突盖。宁愿吃下三斗葱,也不愿遇到屈突通。
老百姓都口口相传,可见两人是多么难缠的主。
屈突通不仅性格倔强,还有一样长处,就是像李渊一样,擅长骑射,通晓武略。
杨玄感叛乱时,屈突通奉命救援洛阳,与来护儿、宇文述等人对杨玄感形成反包围的态势。杨玄感不得已选择西进关中,屈突通等人在后紧紧追击,直到杨玄感兵败被杀。
也就是说,他对于平定杨玄感叛乱是起到了巨大作用的。
到了614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刘迦论以陕西绥德为据点,自称皇王,安置百官,与关中的刘鹞子义军遥相呼应。
这还了得,关中要地,岂容他人作乱?隋炀帝任命屈突通前去平乱。
当时义军号称十余万人,势力不小,若是强攻,胜负难料。
屈突通作战谨慎,考虑再三,用了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先是到了安定(今延安)就按兵不动,坚守不出,故意露出怯战的意思,之后又宣布撤军,一来二去,义军真以为屈突通是个胆小鬼,就放松了警惕,屈突通却暗中派兵前往上郡(今陕西富县)。
刘迦论以为隋军真的害怕了,不敢接战,就大咧咧地率军南下,到离屈突通只有七十里的地方扎营,还分兵它地。
看来是真没拿屈突通当回事。
屈突通见时机已到,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率领精兵偷袭,斩杀刘迦论和义军万余人,起义就此被平定。
此后的屈突通,忙于在各地剿匪,但不知为什么,通晓武略的他用兵越来越谨慎,因此没有什么大胜仗,当然也没打败仗。
直到他被安排到河东郡防守李渊,记录才被打破。
据记载,屈突通当时只有三万兵力。
这么点兵力,对于离长安只有一河之隔、至关重要的河东郡来说,显然是太少了。但屈突通也有他的底气,因为这三万兵力是隋军精锐中的精锐――骁果军。
这是隋炀帝招募的皇家禁卫军,多是关中人,挑选的标准很高,要求身强力壮,骁勇果敢,能征善战,故称骁果军。
他们的职责是保卫皇帝,所以装备那是没得说,大隋最好的装备任他们挑,骑的是汗血宝马,就是和郭靖的爱骑一类的那种,用的是骑枪和马刀,身上穿的是血色明光铠甲,头上戴的是赤金豹头盔,左臂上还刺有特殊的标志“血鹰”。
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努力,这支部队堪称是大隋特种部队,王牌中的王牌,战斗力相当强悍。
兵贵精不贵多,三万人放在这里,足够了。
第四节 天助我也
就在李渊琢磨屈突通犯愁的当儿,许多人前来投奔了,正是这些人给他解决了难题。
李渊名声在外,这里又是他曾任职的老根据地,附近的人听说老长官来了,纷纷前来投奔,黄河沿岸居民捐助的船舶,每天以一百艘为单位计数,李渊顺势成立水军。
尤其是世家大户,投奔的更多,史称“三辅豪杰归义者日有千数”。
所谓三辅,就是指京师附近,每天来的有上千人。
比如冯翊郡(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太守萧造,出身兰陵萧氏,也是名门望族,将全郡献上。
李渊来者不拒,量才使用,忙着安置这些人。
按照李渊的风格,这些人都是要给职务的,哪怕只是个官名,没有实权,都是要给的。
但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将军府的编制有限,已经安置不下了,李渊便给自己加封了个大官――太尉。
太尉,在隋朝与管民政的司徒、管工程的司空并称三公,名义上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正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
位高望重,虽然仅仅只是名义上的,没有具体职权,但可以开府置僚,李渊正是要用这个名义来安置那帮前来投奔的人。
这些人中有个叫薛大鼎的,本来也是名门望族出身,但父亲薛粹在汉王杨谅谋反一事中受到牵连丢了性命,他作为叛臣之子被卖为官奴,后来从军立了战功才返回故乡,恢复了正常身份。
他向李渊献计:“不要先打河东郡,应先渡过黄河,夺取永丰仓,发布文告,就可以坐取关中。”李渊认为很对,任命他担任察非掾(负责纠查奸非事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战争年代,兵荒马乱,平民百姓需要吃饭,贵族帝王需要人为他们卖命,粮食就更加重要。
隋朝两代帝王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隋文帝生性节俭,一生都在积攒财富,隋炀帝也很重视粮食储备,两人前赴后继,一共建了大大小小十余座粮仓。
其中最大的是洛口、回洛、黎阳、广通(后改名永丰仓)四大仓,仅广通仓就储存粮食三百万石。
古代一石大约合现在一百斤,三百万石就是四亿斤。
据说,父子两代积攒的粮食足够全国人民吃五六十年,可见隋朝储粮之丰。隋炀帝后来之所以敢于穷兵黩武,还是有点底气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那些起义军来说就更加重要了。本来造反就是因为没有活路,若是有饭吃谁还提着脑袋去拼命?所以后来造反的首领们都很重视夺取粮仓,杨玄感起兵后夺取了永丰仓,李密更是一人便夺取了回洛仓、黎阳仓、洛口仓等大粮仓,得以从容扩军至三十万。
永丰仓是离京师最近的粮仓,李渊自起兵以来,官民闻风来投,队伍越来越大,粮草日见紧张,若是占领了永丰仓,就可以像李密一样大肆扩军了,因此占领永丰仓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这是薛大鼎的意见,但诸将不同意,认为名将屈突通手握精兵,如果不解决,义军盲目渡河,他若在背后夹击,两面受敌,将十分危险,一致要求先打河东郡。
将领们的意见也是很有道理的,李渊一时犹豫不决。
老部下任瑰也来了,他是陈朝定远太守任七宝之子、镇东大将军任忠的侄子,在冯翊郡居住了很长时间,很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
李渊问他:“大隋失控,天下大乱。我作为外戚,理应勇挑重担,不能袖手不管。太原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我率领群雄共赴国难。你很有智谋,看我这么做能成吗?”
任瑰先是恭维了一番老长官,说道:“皇上残酷无道,穷兵黩武,天下沸腾。您天纵神武,大兴义兵,攻下城池后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将士用命。关中一带到处都是盗匪,乱得很,百姓都盼望着义兵来。您顺天应民,还愁不成吗?”
漂亮话说完,然后就是他蓄谋已久的计划:“我在冯翊很多年,熟悉当地人情世故,可以前往关中出使,说服同州以东这些地方前来归附。您就可以从梁山(今陕西韩城北)渡过黄河,直指韩城,进逼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再拿下京兆郡(陕西西安附近)。郃阳守将萧造只是一个文官,不会打仗,自然不在话下。孙华这些起义军还没有可靠的主子,一定会来投奔。那时您就可以整顿军队,擂鼓前进,占领永丰仓,那样虽然还没攻克长安,关中已是囊中之物了。”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任瑰的计谋和薛大鼎大体一致,只是更加详细,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时刻还得是老熟人啊,李渊心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有了解决思路,这人虽然没说出怎么对付屈突通这个难题,但他不用打仗就能策动兵马来投,真是上上之选。
李渊非常高兴,任命任瑰为银青光禄大夫、招慰大使,前往招抚。
这两个职务很适合他。所谓银青光禄大夫,就是顾问,招慰大使,就是前去劝降。
这是一个老油子,坐地虎,和当地方方面面的人都能说得上话,是劝降的上佳人选。
任瑰果然不负所望,鼓动一张三寸不烂之舌,顺利拿下韩城县。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地头蛇具有巨大的能量,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们垄断了资源,是隐形王者般的存在,给你帮忙你就会如虎添翼,给你捣乱你就会束手束脚,还拿他没有办法,外地人不熟悉情况,很难与他们争斗。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就是这个道理啊。
好在李渊是关陇贵族出身,在他们的心目中不是外人。更重要的是李渊重视人才,热情好客,平等待人,领袖魅力无与伦比,赢得了这些人衷心的支持,于是大家望风来投。
这是李渊留给我们的第十一个印象,他重视人才,礼贤下士,能听取各方意见,择善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