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一名跑步“健将”,只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我只散步。
我不跑步的理由很多:跑步太累了,曾经被跑步累伤过,怕了;跑步时眼镜在脸上晃来晃去,晃得人头晕脑胀;跑步后必大汗淋漓,洗头洗澡很麻烦。当然,我还有个更理直气壮的理由:跑步伤膝关节。跑步看似简单,似乎人人都会,其实对姿势的要求很高,且不易掌握。很多个清晨和傍晚,当我惬意地在户外散步溜达的时候,看到那些装备颇专业、动作很业余的跑步爱好者,哼哧哼哧地从我身边跑过,我心里都暗暗为他们捏一把汗:唉,本来是为了强身健体,最后把膝关节跑坏了,得不偿失呀。为了保护我已经不够扎实的膝关节,我不跑步。
我“辉煌”的跑步生涯,仅仅停留在学生阶段。读初中的那三年,每天早晨都需要晨跑,绕200米的圆形操场跑至少十圈以上。我是个好学生,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晨跑不仅打下了我跑长跑的基础,更让我柔弱的体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高中阶段因为学习紧张,就没有要求学生跑步,现在我觉得这完全是个错误。如果坚持跑步,我的高考成绩很可能会大幅提高,我很可能就挤进了清华或北大,而非后来的普通高校。
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两次越野跑。想不起来我当时为什么会报这个项目,平时也没怎么练习长跑,体育课的800米、400米考核,每次也只是涉险过关。但我确实是参加了越野跑,可能是班干部要带头参加运动会项目吧;而且我也没有其他特长,短跑需要爆发力,长跑需要耐力,我肯定没有爆发力,大腿那么细,耐力嘛,跑着瞧,重在参与。所以,我选择了十分冷门的长跑(越野跑)。
第一次参加越野跑,是大一,全程好像是1500米,按规定的线路跑到校外,再兜回来。那次取前十名,我居然得了个第十。不光同学们很意外,我自己也很意外。奖品是一条毛巾和一块香皂,高兴的不得了。
大二的越野跑,我顺理成章地又参加了。这次取前十五名,我得了第十五名。虽然依然幸运得奖,但我记得这次跑得比大一要辛苦很多。
根据大一的成功经验,一开跑我也努力跻身第一梯队,然后咬牙坚持。可是这次的后半程实在是太累太累了(毕竟老了一岁)……就在我渐渐要脱离第一梯队的时候,同一个系的高一年级的学长,骑着自行车突然出现在我身边,给我带跑。这位高年级学长可是众多女生心目中的男神,人长得帅不说,还是校排球队的队长,排球打得特别好。每次看排球比赛,女生们都是冲着他去的,可惜他有了女朋友,与他是老乡,所以大家都只是崇拜而已,并没有非分之想。不明白帅哥学长为什么会来带我,也不知他的这一义举羡煞了多少女生。我又感动又得意,更不好辜负帅哥学长的好意,只得咬牙坚持。最后,我不仅没有掉队,并且再次涉险得奖。
可能是当时太激动了吧,第二次的奖品是什么,我现在完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帅哥学长给我带跑这件事;还有就是跑到终点时,同班一个跟我还比较熟络的男生大声对我说:“XXX,你的脸都跑变形了!都快认不出你了!”这位同学的话,和他当时的神情,我也一直记得。
我还记得的是,大二这次的越野跑,同班有个爱吃肥肉且长得人高马大的山东女生许同学,和我并肩作战。前半程她还冲在我的前面,掉头回跑时,还喊我“加油”。不过,她勇猛的势头持续的时间不久,很快就被我赶超了。轮到我喊她“加油”时,她却像泄了气的皮球,越跑越慢,越掉越远。
长跑拼的不仅是体能和耐力,拼的更是毅力。
此后,我再也没有参加这累人的越野跑了。我知道我的运动巅峰已过,还是激流勇退的好。
现在,每次跟人说起我读大学的两次越野跑,而且都拿过名次(虽然都是最后一名),听众均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包括我的女儿。因为现在的我,苗条有余,强壮不足,完全看不出运动健将的影子;而且平时也很宅,最多散散步而已,哪里跟越野跑扯得上边呢。
人啊,此一时彼一时。大学毕业后的我,就跟跑步彻底绝缘了,哪怕后来跑步之风日益盛行。而我深圳的堂弟,是个紧跟时尚的人,前几年跑步都快跑“疯”了。万科的郁亮带头(王石登珠峰去了),深圳地产界精英们都跑了起来。堂弟每周末跑八公里,每次跑完都在朋友圈晒图片,和笔架山跑友团的队友们,比着胜利的V形手势,豪情万丈。他还先后参加了北京、上海和云南的半马。我劝他悠着点,他不听,反过来鼓励我也加入跑步的行列。结果,云南半马,堂弟差点跑休克过去。他的跑姿应该很专业,因为他们有一个团队,有专门的教练指导,可能体力透支太厉害。云南半马后,堂弟偃旗息鼓,休整了好长一段时间,现改跑步为游泳和快走了。
堂弟说跑步本来是为了甩肥肉,结果一停下来肥肉长的更快。罢了,还是选择温和一点、容易坚持一点的运动项目吧。在这里,我不是说跑步不好。跑步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有氧运动。如果你选择了跑步,且掌握了正确的跑姿,运动适量,循序渐近,持之以恒,——那么,恭喜你:你离你的成功和梦想会越来越近。祝你一往无前。我呢,老老实实散我的步吧。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