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借不可读也”,此为真理也。
自己买的书,会边看边划,在书上写划一番。但想到这书是自己的,便不会再做笔记。甚至有些书,觉得是自己的,什么时候都可以看,于是在看了几章后,就被放在书架那,等我再次翻阅,只是有时真会让书等上好多岁月,没有等来我的翻阅,到是等来了灰尘的光顾,给它们轻批了一层尘土。也等来了阳光的照拂,被时光染成淡淡的黄色。于是,它们也随着岁月批上了沧桑。
而从国图借的书,想着要还回去,我和它们的相遇可能就在这一段时间。借来的书,不能在上面划,看过了,觉得内容很好,又怕忘记,于是会在借期到来时,匆匆忙忙,再来做个笔记,将书中那些给我很深印象的内容记下来。想到再无法相见,便会在记录时很是认真,把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句子都腾挪到笔记本上。
如果时间葱郁,书的内容又很好,我会边看边作笔记,之后再把整本书的结构画一下,看作者怎么布局这内容的,又用什么样的故事或者论点,或者调查,充实了观点。
有时,在国图书架上,在那些我常光顾的主题书架上,还会看到我曾借过的书,就如老友相逢般,把这本书取出来,轻抚一下封面,就好像打了一下招呼,然后再把它放回原位。
之前国图一张借书证可以借三本书,每次都是带着家人的和自己的,这样去一趟国图可以借6本书,有专业学习方面的,有管理方面的,有时也会借来小说,就如吃饭,有主食、配餐、主菜,还有小点。就是6本书,好像有点少。
那天,看到友人的国图借书证就放在抽屉里睡觉,他说好久没有用了。便欣喜地借过来了,想着可以多借一些书,在2个月的时间里,可以少跑几趟。
在进入阅览室后,不知怎么想起问:“请问,是否可以多押押金,就可以多借书吗?”
“从去年9月份起,一张读者卡可以借6本书。”工作人员很耐心地回答到。
“那需要再交押金吗?”6本书,真是好消息,想到原来的押金是3本书,能借6本,是否要多交押金。
“不需要的。”工作人员说。
哈哈,三张借书证,现在叫读者卡,那就可以借18本书啊,一下子觉得自己没有背一个大包装书。有一本还有一章才看完的书,也可以果断再请回家了。
只是,来得有些晚了,还没有选好书,就到闭馆时间了,那本匆匆瞥了一眼的李书同的书,再去找,却不得见。只好遗憾地回家了。
看着手里的书,我竟然想着那本没有借到的书。
这人性啊,我被其拿捏得死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