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生平简介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
艺术造诣
“梅兰芳遇到了他的时代,也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导演陈凯歌在拍摄电影《梅兰芳》时感慨道“我们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的一些事,梅先生多少年前就全都做过了。”
1930年的2月16日,美国纽约百老汇剧院正在迎来一场特别的演出——京剧《汾河湾》。随着锣点徐步缓移,水袖轻抖,眼中含情,唱念间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演出结束后,掌声持续不断,直到演员退场才逐渐平静。但没过多久,伴随着惊讶声的掌声再次响起,原来观众们突然发现,那个在台上欲语还休、袅袅婷婷的美人竟然是一位男士扮演的。
自此,这位早已在中国开口则万人空巷的名角,彻底被国外所熟知。后来,梅兰芳被受邀去美国好莱坞演出,虽然外国观众听不懂梅兰芳的唱词,但京剧艺术却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震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梅兰芳应该为中国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人。
诚然,正如梅兰芳自己所说“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从小开始,他便每天坚持早上五点起床,随着师傅遛弯吊嗓、练身段、学唱腔,晚上还要接着背戏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并且,为了改变自己的“死鱼眼”,使自己以更好的形态在舞台展示,他专门养了鸽子和金鱼,每天坚持对他们的动线远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的他在初次登上舞台时,便轰动一时。之后,凡是他演出的前三排,基本上都被总统或北大校长等大人物所包揽。梅兰芳得到了南北观众的认可,被誉为“环球第一旦角”。
除了将传统书画艺术与京剧完美融合外,梅兰芳先生更是在艺术领域提出了“中国戏剧之三要点”,建立了梅派,使得京剧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创新。
爱国热忱
舞台上唱旦角是需要刮掉胡子的,但在他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那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期,梅兰芳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将胡须留起来。
期间,日本侵略军一直派流氓头子来逼迫梅先生唱戏,但梅兰芳以各种理由推脱。长时间不演戏,家庭的经济来源也被切断,但梅兰芳表示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为日本人演出。
众所周知,梅兰芳不仅是一名京剧大家,还是一名绘画家,在生活艰难的日子里他不得不选择卖画度日。但是日本人并没有因此放过他,而是打听到他画展的消息,并派人蓄意捣乱。
梅兰芳知道后,急忙前往展台,便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化为碎纸。
后来的一次逼迫中,梅兰芳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请自己的朋友为自己打了一支致人发烧的针来躲避日本人的咄咄相逼。在一位艺术家长达八年的黄金岁月里,他选择了坚守气节信仰,“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他自己的祖国。”
8岁学戏,10岁登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与黄金岁月,在台上唱着最古老的戏曲,在台下历经着最艰难的变迁,在心里坚守着最纯粹的本心。梅兰芳先生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梅之气节,兰之高洁,千古流芳。
在梅兰芳大师逝世60周年之际,敬仙颂向梅兰芳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