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孩子们睡了,刷到魏老师刚刚出的视频,讲的是他对真心爸妈和樊登对谈时所讲到的一些观点中的不同意见。比如说,真心爸妈认为孩子的自由阅读是不需要干涉的,你只要给他提供足够的养料就够了,比如说,应该给孩子提供大量的非虚构类书籍。魏老师的观点自然是亲子共读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件事里你给孩子提供的不仅仅只是讲书的价值而已,更重要的是这是你们亲子互动、亲子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的阅读是需要有大人的指导的,不然孩子容易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很难进入对经典的阅读。其三,是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更应该多读的是虚构类的故事,这时候的孩子是通过故事来学习自己的各种生活技能的。哪个孩子会不喜欢故事呢?是的,我感觉魏老师完全为我解答了我心中的一个疑惑:同样是朋友推荐的,为什么我进入真心爸妈卖书群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尽管我时不时地会点开它看一下,但真的没有买书的欲望至今只买过一本关于造物的书。但是半年多前,进入了王钢老师的卖书群,我的天呐,只要打开群消息,就忍不住想买买买,好些书,我感觉就算孩子现阶段看不了,但我看得了,我很感兴趣也买了下来。原来真心爸妈群里推荐的书没有一本是故事书,是各类百科、知识类的书籍,我感觉现阶段我的孩子并不会很喜欢它们,我也并不想读,所以一直不能下手。而王钢老师的推荐的书好玩占比很重,书拿到手,孩子们觉得很喜欢,我也觉得挺有意思。
前天终于完成了读一百次《中庸》,群里几个妈妈讨论,最近对《道德经》感兴趣,于是决定下一个一百遍读《道德经》。我昨晚读了一遍,因为没有通读过,里面好些字怕读错,我感觉自己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在读。读完后发现自己这一遍居然花了近一个小时。心里想,估计那几个连《中庸》都不读下来,决定从《老子》开始好好读的人,会觉得更难了。又一想,别人怎么做,做不做得到,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觉得一次读完全本花费时间太多,也可以分几次读完嘛!决定去做,就自己好好去做。粗读一遍,感觉自己只能理解里面大概二十分之一的意思。也挺好的,又有了一个新的学习目标。
这几天,听了太多的书。听的时候很爽,但是感觉但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个抽屉,如果只往里装不整理,多好的东西也就只是放在那里,并没有被深入的吸收。所以,该把听过的心得记录一下,才能真的和自己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