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无事,就在喜马拉雅听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这一听使我恍然大悟,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曹操在历史上饰演的一直都是反面角色,一直都是一位奸臣。但自从我听了易中天先生为我们讲解了“三国”以后,我才发现“曹操是奸臣”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一种偏见,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太深入人心,所以人们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才会认为曹操是奸臣,但是《三国演义》纯属是小说,不可全面轻信。而易中天教授用很公正的态度把曹操放到三国这一历史背景中去品读,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易中天教授的口中,曹操不是“奸臣”,而是“奸雄”而且是“可爱的奸雄”是一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是一位心胸很宽广的人,而且是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他并不比诸葛亮差,应该说诸葛亮在他之下,因为曹操既是一名文臣,也是一名武将。而诸葛亮呢?仅仅是一个军士罢了。在《三国演义》中,很多情节把诸葛亮给神话了,现实中的诸葛亮并没有那么厉害,或许是《三国演义》中的作者把诸葛亮当做偶像崇拜,才加入了很多情节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大放光彩。然而小说仅仅是小说,里面有很多情节是虚构的,我们应该用正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
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中的曹操只会笑不会哭的,在任何时候,即使是在他战败时,或是在即将战死时,他也只会笑。他也很注重人才,好的人才他都不会放过的,因为他不记前嫌,即使是敌人的手下,即使是曾经背叛过他的人,只要是能人,才人那他一定会好好重用他的。因此,曹操的军营里是一个人才倍出的地方,不仅曹操是个人才,就连他的手下都是能文能武的人。
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中曹操其实是想做能臣的,他曾经担任过洛阳北部尉,这是他担任的第一个官职,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我们知道,洛阳北部尉是不好当的,但曹操却是很称职的,上任几个月后,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依仗侄子炙手可热的权势,不把曹操的禁令放在眼里,公然违背夜行。曹操也不含糊,立即把这家伙用五色棒打死。由此可知,曹操一开始是想做能臣的。但年轻的曹操可能还不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做能臣要有条件:第一要看时世,第二要看政局,第三要看人主。所以曹操变成“奸雄”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时势造英雄嘛,当时的时局不允许曹操做贤臣,汉王朝已经完全没落了。所以, 曹操必须做奸雄才能施展他的远大报负,这是我对曹操的重新认识。
所以,再听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后,我对三国的历史人物有了重新的认识。也明白了,小说终归小说,看待历史人物必须要用正史的眼光和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就是我听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所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