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补习班的一个学生,上六年级了。他每天晚上做完作业都过来学习一个小时的英语,周末还要学跆拳道,每晚睡前阅读。我问他累不累,他说不累。
而且他学的特别快,对人也比较有礼貌。
成年人下班之后,都会觉得很累不愿意学习,而去放松自己。这么小的孩子却说自己不累,精力还这么充沛。刚开始我以为是不是小孩子都这样,没什么生活压力。
后来又来了一位学生,他每天只上三天课。才刚学半个小时就说自己头晕,要求休息。也很难交流,说话支支吾吾。
同样的年纪,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后来经过聊天了解,第一个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也都很忙,很少追剧,玩手机。有空就陪他聊聊天,辅导作业。妈妈告诉他,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玩中学,既学到了东西,又放松了心情。
而另外一个学生,母亲下班后就打开电视机追剧。父亲下班后就拿着手机各种聊天,似乎永远都很忙。孩子无法安心学习,也跟着追剧。看电视累了就去睡觉,体质不是很好,看起来不是很有精神。
两种教育方式,当然会收获两种不同的孩子。其实他们也许资质不相上下,只是行为习惯导致的结果。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难怪有人说,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并不是有钱孩子就会变好,就会比别人优秀。
而是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他,影响他。
认识一个朋友,她为了教育好孩子,放弃了有前程的工作。为了让孩子不受他人的影响,只要有时间就自己陪孩子。还为孩子亲自制定了每天的学习计划,有英语、阅读、美术,演讲、手工等。
基本都是她亲自教授。孩子才三岁多,明显跟别的孩子有了差距。表达能力特别强,说起话来,特别让人惊讶。
而且这位妈妈执行力特别强,比如孩子晚上闹人,不好好睡觉。妈妈会说,你要是在闹人,我就走了,让你自己睡。她说到做到,孩子闹的时候,她就跑出去让孩子自己睡。
所以她说话在孩子那里特别管用。
我相信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也许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好的文化素质,但是可以教她培养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我相信这会让他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