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2103 刘亮)
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硝酸盐在缺氧的情况下,可被厌氧菌作用还原成压强酸盐和氮气等,这一过程被称为反硝化。(水处理生物学第6版 p192)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我之前认为反硝化作用,就是硝化作用的逆反应,也发生在硝化细菌体内。并且我在过去的学习中了解到农业生产方面,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含量,对农业生产不利,反硝化作用能造成氮肥的巨大损失,从全球估计,反硝化作用所损失的氮大约相当于生物和工业所固定的氮量。因此我还认为这个反应只是有害的。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有明显错误,且片面。错误:第一个错误在于将反硝化作用认作硝化作用的逆反应。反硝化作用发生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而硝化作用发生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发生条件不同。第二个错误在于认为反硝化作用发生在硝化细菌体内,实际上,大多数反硝化作用,是在硝酸与有机物同时存在,溶解氧低于0.5mg/L的情况下发生的。片面:反硝化作用,并不只是有害,也有其重要意义。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我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反硝化反应的发生条件,以及发生原理。并且应加深对反硝化作用认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反硝化作用,在一些情境下的害处需要减少,如农业上常进行中耕松土,以防止反硝化作用。又要看到在环境保护方面,反硝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一起可以构成不同工艺流程,是生物除氮的主要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应用。且反硝化反应在自然界具有重要意义,是氮循环的关键一环,可使土壤中因淋溶而流入河流、海洋中的NO3-减少,消除因硝酸积累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它和厌氧铵氧化一起,组成自然界被固定的氮元素重新回到大气中的途径。这就和生活中的草一样,在需要绿化的荒山上,草是好的,在农田中,草是要除掉,是坏的。辩证理性的看待事物,才能减少错误认知。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在我的学习上,他让我意识到对事物的复杂性,应采取辩证思维,并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傲慢与怠惰会蒙蔽自己的双眼,成为摸象的盲人。在水处理应用中,对反硝化作用,不断加深的系统化认知,为我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水处理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