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讲《鸟的天堂》,在谈起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候,我本着自己少说或不说的原则,王梓硕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觉作者只看到一棵大榕树,没有鸟,只是偶尔有鸟的叫声。高振轩立刻反驳:并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是有鸟,只是鸟的痕迹被茂盛的枝叶掩藏了痕迹。然后王梓硕又开始反驳高振轩,我就站在边上静静的听着,看着,然后又有几个同学也凑近这个讨论,最后王梓硕被“大榕树里有鸟,只是不多,被茂盛的枝叶掩藏了”的结论说服了。我就是默默的伸出大拇指。
在谈到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时候,“你又发现了什么?”刘垚说在第十二段感受到鸟多,“从哪里发现的呢?”他在说的过程中,总是说不到重点句上,我就问他,用自己的语句或动作表现也可以,可是他始终没说上来,这会的我也上来耐心了,就导,结果其他同学都急得“哎呀妈呀”了,当刘垚说上来的时候,班级里传出了深深的呼气声,,有的甚至和刘垚一起高声读者那段话。
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惊喜,但真正的走进去,并且放开思维让学生讨论交流,孩子的收获是满满的。当然我也怕自己连话都没怎么说的课堂,孩子记住了什么,结果刚刚我在问孩子们上午的课堂内容时,一个个兴奋的说了好多。看来,在合作交流后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多更牢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