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调幽兰》是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与后世所见的减字谱琴谱不同,《碣石调幽兰》还是唯一的文字谱。
《碣石调幽兰》的发现
《碣石调幽兰》的发现,有赖于清末书法家、收藏家杨守敬(1839-1915)。
杨守敬于1890年出任驻日使馆参赞。在日期间,杨致力于收藏古籍,时任驻日大臣黎庶昌对杨此举大力支持,并将国内已经散佚的二十六种、凡二百卷古籍在日辑刊,曰《古逸丛书》,其中就有宝素堂抄本《碣石调幽兰》一卷,原书序下注『一名《倚兰》』(为统一起见,本文主要采用『猗』字)。
《碣石调幽兰》系南朝梁末会稽人丘明所传,『以其声微而志远,而不堪授人』,后来在陈桢明三年(该年,陈为隋灭),将此曲传给了宜都王陈叔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异母弟弟,封宜都王),不少文章(甚至学术论文)中将『宜都王叔明』解为宜都人王叔明,实为谬误。
据杨氏所按,原书为唐人真迹,这也是后世琴家所宝之处。
据《琴书大全》卷十《琴事·琴曲传授》所载,陈叔明这一脉承于刘琨,后『普明传封袭,袭传陈宜都』,普明或为此丘明。南朝宋人释普明校对佛经《楞伽经》,此普明既为佛门弟子,称丘明亦不为怪。此处为我臆测,关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的很多历史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幽兰》溯源
中国传统语境下,文人对兰花有着特定的情感寄托,兰花因其清幽高洁而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尤其用于表达不仕时的心境。
相传孔子游七十国,都得不到重用,最后从卫国返回鲁国时,在隐谷中看到兰花生长在杂草间。孔子认为自己有兰花之香,应该被当时的『王者』礼遇,遂有生不逢时之叹。于是停车援琴鼓之,而作《猗兰操》。
《孔子家语·在厄》中所载: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在《琴操》中所载:《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隠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有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张九齡的《感遇》系被贬荆州刺史时所作,其一写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韩愈《猗兰操》,系被贬潮州刺史时所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其中都表达了与孔子同样的怀才不遇而又孤芳自赏的傲娇情绪。可以相信,正是藉由孔子及此曲,兰花奠定了其君子之喻的地位。
《碣石调幽兰》共四拍,或与曹操《碣石篇》相证。《碣石篇》为大文豪魏武帝曹操代表作之一,又名《步出夏门行》、《陇西行》,组诗分为《艳》辞(序曲)及《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亦作《河朔寒》)、《龟虽寿》四章,真实地记录了建安十一年秋曹操八月东征,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还邺的过程。现征引如下:
艳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幽兰》在古谱中的其它版本
鉴于《幽兰》的悠久历史及其对于文人的特殊意义,《幽兰》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流传的过程中,诞生了不同的曲调和版本,甚至曲名也有《幽兰操》、《猗兰操》、《漪兰操》、《幽兰》、《猗兰》、《倚兰》、《漪兰》之别。但在提到曲意时,基本都征引孔子生不逢时之叹作为注解。
粗略翻阅了我所能见到的古谱,基本都收录有《猗兰》,限于学识浅陋,尚不能一一爬梳其异同,在此只作纸上谈兵。
当代演奏版本
据吴文光先生在《<碣石调幽兰>研究管窥》一文中所述:
直到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京师琴家杨宗稷(字时百)先后用功三年对《碣石调幽兰》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和实验性的打谱,在确定《碣石调》的定弦为古琴正调弦法的基础上,发表了《幽兰古指法解》,随后又刊行了《幽兰减字谱》与《幽兰五行谱》。
按查阜西的统计顺序,迄至1956年,弹出《幽兰》的琴人依次有徐立荪、姚丙炎、吴振平、吴景略、管平湖、喻绍泽、薛志章七人。有现代记谱者有徐立荪、姚丙炎、管平湖、喻绍泽、薛志章、陈树三(三线谱译本,基本根据杨宗稷《幽兰》五行谱)。就我所见,有录音行世的有管平湖、姚丙炎、徐立荪三家。
吴老基本道出了自《碣石调幽兰》重现中土后的重生历程。
2010年1月上映的电影《孔子》主题曲名为《幽兰操》,由王菲演唱,歌词即改编自韩愈的《猗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歌词较原诗而言,少了些许悲伤,多了些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