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儒,虽然被嘲笑被讽刺,虽然被排挤被利用,但是却敢于与当时的时代对抗,大有独臂扶大厦将倾之势,更有“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那股悲壮的意味。大儒之风,文人之骨,堂堂正正,不遮不掩。或许正如辜鸿铭面对嘲笑时说的那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近刷《觉醒年代》,不再多谈已经被广为谈论的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铁肩担道义所激起的热血;只在此谈那些举足轻重的复古派角色辜鸿铭,林纾等人。同样不谈他们的思想,只谈谈这文人风骨大儒风范。
先是觉醒里的林纾先生,身为复古派以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人站在统一战线上为自己的主张发生,却不曾想只是被那些所谓的政客们反复利用。
在讨论新旧文化捍卫旧文化时的慷慨激昂;面对张丰载等人阳奉阴违,利用借自己的名义,借复古派的名义来针对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个人时的愤慨道“文人与政客,道不同不相为谋”之后的恸哭,并托信给蔡等,表明自己为攻击他们的歉意与担责,也表明自己对旧文化的捍卫并将与新文化论战到地的气魄。
再是觉醒里的辜鸿铭先生,虽是与新文化思想相对,表示不屑,可是依旧会听会关注每一次新文化宣传时的发声。
虽然在私下里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针锋相对,然而在国体受辱,主权受制,在英国使馆提出复职被裁教员并试图以强权压迫以达目的之时,由顾全大局,欣然接受了胡适等人的请求,共同前去英国大使馆谈判了。
那个曾言“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的清高高傲的辜鸿铭,甚至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自己届时只是为胡适等后生辅助;在于英国使馆谈判是的口若悬河,引经据典的气势,中西贯通的才学与风采......
他们虽坚守保皇思想,却也保持理性反对与外国勾结的反动政权,坚守着中国文人的风骨,坚守着自己的阵营,虽阵营不同,却也保持着对对手的尊重,却也反对不择手段地去攻击个人。
他们明知自己不过是“复古”而始终不能达到真正的保皇,却仍旧敢于站出来发出自己与时代大潮相逆的声音,不屑于针对个人勾心斗角,却对自己的思想始终有着自己的坚守,即是有着对对手的尊重,但在捍卫自己的思想时绝不含糊。
虽然被嘲笑被讽刺,虽然被排挤被利用,但是却敢于与时代对抗,大有独臂扶大厦将倾之势,更有“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那股悲壮的意味。大儒之风,文人之骨,堂堂正正,不遮不掩。或许正如辜鸿铭面对嘲笑时说的那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