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表达素养》

如果不会,那就读书,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讲到: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一直觉得自己表达能力不能,有幸读到这本书《未来教师的自我提升---教师表达素养》,表达并不只是说说说,相反,表达的背后是深邃的思维,要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清晰的投射到读者、观众心中,使抽象的信息变得直观而生动,表达出来,传递的是知识、是情感和温度,同时能够激发人们心底的共鸣与思索。

提升表达力,努力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表达是每个人的必备素养,它就如同呼吸一般自然是连接内心世界与外界的桥梁,那些敢于发生勇于表达的人,他们不会局限于形式,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语言触动人心,让自己的声音在时代的浪潮中回响,他们知道每一次表达都是一次展示自我、影响他人的机会,尤其是教师,更加需要不断表达与反思,深入理解教学,提升专业素养,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日常交流,一定要努力提升表达素养,让表达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告白。

一线教师的写作

1.写我所作作我所写;2.写我所想,想我所写;3.我写文章,文章写我。一开始写文章多记录和学生之间的故事、细节、片段,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个点都可以记下来,还可以写随笔、读书笔记或者影评,把很有感触的观点记录下来,围绕这个观点又有哪些新的思考,将自身、他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就会形成一篇篇教育随笔。

写作增加人生的宽度与厚度,好文章是怎么生成的呢?好文章是读出来的,批判性阅读,不盲从作者的观点,在阅读他人的文章时,进行反思,迸发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好文章是想出来的,生活中见到的一幅画、看到的一个雕像、听到的一首歌都会触发思考,从中获得启发,进而联想到教育教学,各种奇思妙想。好文章是听出来的,多去学习名师的经典课例,总有可圈可点的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学习品位,从名师的教学细节入手,多角度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名师的教学特色,可以从专业素养学习方式,教学思维等方面入手,酣畅淋漓的进行表达。好文章是做出来的,每一次开发的课例,上完课后及时整理、总结,形成课例研究文章。这样的文章是真正做出来的,更有生命力。文章是写出来的,教育随笔、案例反思、教学赏析、教育叙事、课堂故事等等,写出创新之处,写出深耕细作之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文章后不要急着投稿,要学会冷处理,过一段时间后看看文章中的观点是否科学、严谨,结构是否层次分明,材料是否典型适切,语言是否达意简练,再进行精雕细琢,给文章整容。

阅读笔记、灵感记录、价值判断、反复体会……每天兜里装一个小本,一支笔,随时读到、想到有价值的点,就记下来,如非洲女作家丹比萨.莫约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积累素材是基础,高质量的输入更是必要的,所谓高质量的收入就是在输入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思考与学习,把获得的信息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技能,再把技能变现,最终把自己从一个“漫无目的的游客”变成一个“专业的知识猎手”。

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输入呢?首先要学会提问,有一个很实用的提问法,“4F法”,即通过事实、感受、想象、行动这四个提问重点,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件事情,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其次思考要有深度,能从一件小事联想到一系列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多尝试、多调查、多总结来拓展思维深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多实践,光思考是不够的,还要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当我们思考得越深,看到的困难就越多,很多人往往因为过早看到结局而放弃了努力,这其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思考不是终点,行动才是。

输出也是有技巧的,好演讲就是将想法表达出来,打动别人。好演讲有三个标准:愿意听、记得住、能传播。为了达到这三个标准,有三种方法,1.演讲要有一个好的开头;2.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和金句;3.激发听众情绪上的共鸣,让他们乐于分享,并把你的想法传播出去。

演讲是有公式的,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文字内容+ 38%的语调语速+ 55%的身体语言。让自己反复练习背诵,直至烂熟于心。一定要准备充分,不然很容易忘词,强大的心理素质是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做支撑的。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进行故事主体构建,再加以润色,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表达出来。抓住每一次总结述职、会议发言、公开课的机会,锻炼当众发言的能力,积累演讲的经验与技巧,把每一次发言都当作演讲,从模仿语调、技巧、表情、动作到演讲主题的思维导图,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演讲模式。

演讲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日常可多看看TED演讲、“一席”演讲、罗振宇跨年演讲、我是演说家等节目。(还有白岩松、乔布斯的演讲)

演讲时用自己的故事来说话,引用数据和事实,使用真实的案例,借助多媒体素材与现实生活联系,保持谦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