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孤独太久了,也被社会毒打的爬不起来了,忘记了初心。今天遇见一位特别的朋友,问我是否读过庄子的《秋水》,内心对于挚友、知己的熟悉感觉一涌而上。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古人对于好友的理解和美好记忆都唤醒起来,这一刻,我觉得人生值得。
不过,我站在理性者角度来说,只是提供了一时的情绪价值,让我感觉到这一路有同行者,有道友坐而论道,相互印证,能给到积极向上求索的有道友的不孤单感,吾道不孤,能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坐而论道的期待。这个意义上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这个对于现在我的状态有促进作用。缺点是:1、这种感觉需要时长提醒回味,形成信念感,注入意义感,不然很容易被生活的琐碎和工作的事务磨灭。2、古人写诗、阅读里虽有精神世界的追求,但熟读历史的情况下,他们面对的人物关系、社会结构与我们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科举、文人结交、目标名士的功力感,和我追求的这个想要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现实生活想要获得的目的,有同有异:古代文人在封建社会想要获得的前途、名誉,和我现在想获得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发心略有区别。
站在旁观者角度,更加功利的眼光,其实意义和用处不太大,甚至是有点不理解、被嘲讽、或者略有理解在官网的状态。人活在巨大的认知差异里:每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不同,信念感、意义感、还是责任感、新鲜体验感、凭借本能形式的世俗感或者说自我主导感。
希望能更深刻的理解这个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理解人性,管好自己,活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