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为何有大量重复性情节

人们都说,《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最大气的作品。

曾看过一个评论,说这本小说写的人物太多,情节又有很多重复,绕来绕去,让人看着有些头晕。

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有些看不懂。尤其是小说开头,写了老曾,又写老杨老马,让人一头雾水,实在不懂作者到底要写个啥事。后来又看了几遍,心里才有了数。


刘震云经典的小说

其实,小说的结构是很清楚的,只是和寻常的小说有些不同罢了。我觉得这本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对世事的琐碎繁杂有着一种执着的“重现”。里面人物所经历的诸多小事,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

比如杨百顺,他在延津时,曾不断地失业。跟老曾杀猪时,因为心眼小,嘴不好,丢了工作。在染坊挑水时,因为轻信一只猴子丢了工作。跟老鲁劈竹子时,因为夜里睡不够,白天打瞌睡,没了工作。在县衙种菜,县长丢了官,他也失了业。跟着吴香香卖馒头,吴香香却跟隔壁老高跑了。

普通人的愁苦,可不就是由这些莫名其妙又乱糟糟的烦恼堆成的么?当愁苦堆成了山,压得胸口喘不过气时,再回头看看,七分哭里却也要带着三分笑。笑什么呢?笑自己。

作者塑造的人物时,虽写了很多重复的情节,但反而更显真实。看完后,你会感觉,作者真的构建了一个世界。读后仿佛真的去过延津,听见人喊杨摩西挑水,看到吴香香在卖馒头,而老詹忙着去听瞎老贾弹三弦。

在构建了这烟火人间之后,作者更想与读者探讨他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

我觉得,小说大量重复的情节,指向三个目的。

一是揭示人性的普遍性。

作者曾说:“有一个东西变化是最不快的,人性,春秋战国和现在的人性没有任何区别,一千年前进不了一厘米。”

作者正是通过很多人物相似的经历,揭示了一些普遍的人性。

比如孤独。在小说里,我们会看到,赶大车的老马、卖豆腐的老杨、剃头的老裴……几乎所有人都是孤独的,都找不到说话的人。

如果孤独是一条路,那么,作者笔下的这些小人物都在这条路上不断地重蹈覆辙。但是,整本小说中都不曾出现过“孤独”这个词。作者说“万千的心事积到一起就成洪流了”。也许,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切都不言自明了。

再比如对爱的渴望。如吴香香、曹青娥、庞丽娜、章楚红等等,都是和丈夫说不上话,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也不过是想找个知心的人。

再比如家庭权力之争,如老杨家、姜家、老曾家等等。父母年轻时说了算,儿女多有怨言。等到父母岁数大了,开始变得卑微,而儿女们却成了一家之主。

这些关乎人性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张家如此,在李家王家也是如此。以前如此,以后也是如此。

二是通过循环和重复,不断寻找出路。

有的小说让人看了很压抑,有的小说则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一句顶一万句》就属于后者。作者曾说,他很欣赏他外祖母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他的这本小说里,虽然写了很多孤独和苦难,但是还是给人以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些重复性情节,其实并非简单地复制。在那些看似相似的情节中,其实暗藏着改变。

比如“出走”。老汪、杨百顺、牛爱国都曾对家乡伤了心,远走他乡,但是他们又有不同之处。老汪是一生没回家乡。杨百顺生前不让家人回延津,但是在他死后,他的孙子去了延津。

牛爱国的出走则是短暂性的,他不像老汪和杨百顺那样彻底对家乡伤了心。他去异乡时,得知了杨百顺的经历,最终有了改变的勇气。他重新收拾行囊,踏上了寻找爱人的路。

老汪和杨百顺都没找到出路,一辈子没有对伤心事释怀,而牛爱国却在出走的过程中看清了自己的心。

改变是艰难的,可它仍悄悄地在发生

三是讲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刘震云对写作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文学的潜台词是哲学”,“小说里边最重要的要有思想的含量”。可见,他非常重视作品的思想性

在写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不是那种有了灵感,在短期内就写完一本书的人。他习惯思考,注重准备。他说过一段话,意思大致是,一个作家能不能写好一本书,不是要看他怎么写,而是要看他为了写做了多少准备。

他写的小说,往往是酝酿了三四年的。在动笔之前的几年里,他专注于思考和学习。一切成竹在胸后,才开始动笔。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看他的这本小说,就会觉得清晰了很多。

他要写“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可他却写了人物大量的废话、痴话、谎话、气话,而把那句重要的“一句顶一万句”的话,隐藏在那些无用的话之中,等着读者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同样的道理,他也把要表达的道理和哲思隐藏在大量的情节之中。

关于这一点,下一篇文章将会详细地论述。在这里,就先简单聊一下。

举个小例子。老秦的女儿秦曼卿,因缺了一只耳垂被未婚夫嫌弃。为了挣回面子,她劝爹爹放弃这门亲事,重新择婿,无论贫贱,只要不嫌她即可。老爹虽依了她,却也并未当真。

卖豆腐的老杨素来爱占小便宜。但他去了老秦家,见老秦家大业大,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谁知秦曼卿出来了,硬是要嫁到杨家去。

原来,她是明清小说看多了,以为穷人家出身的男子只是没钱,其他都是好的,不仅模样端正,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便学着小说里的样子,要断发明志,逼着爹爹同意这门亲事。

到了杨家,她看到东倒西歪的房子和泥泞杂乱的院子,又看见丈夫杨百业一脸傻笑,顿时心灰意冷。她流了泪,“不是伤悲嫁错了人,而是伤悲不该读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秦曼卿落泪的那一刻,我想读者心里都会明白作者的道理。

下一篇文章,咱们接着聊这个话题,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