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在网络报天津市老年人大学下学期课程的时候我发现教声乐课的老师里有杨老师,她在2021年7月退休以后,一直希望老年人大学能聘用她,为此还托了不少关系。
我在2022年第一学期就是上的朱棣老师的线上声乐课,效果特别不好,声音忽大忽小,老师让我们唱歌,我们的声音他也听不太清楚,但有的同学的声音蛮清楚的,估计是我在郊区信号不好吧?所以下学期报名时我看到了杨老师的声乐课,也没有报名,我报了诵读课,但上了一学期诵读课,因为是下午两点上课,每次上着课我就睡着了,所以再报今年上半年的课时,我就没有再续诵读课费。
去年年底,全面放开了,疫情不再管控了,我报名时看杨老师班还有名额我就报了名,等进了班级群,我才发现群群和王姐都在里面。
群群,静姐,王姐和我四个人是于2021年7月中旬去杨老师家上小班课的一个小组,每次课两个小时,每个人花费75元。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杨老师很认真,收获比较大,但随着报名的人越来越多,杨老师连中午都安排上了课,她从周一到周六连轴转地上课,一天上三场,上午场9点到11点,中午场12点到2点,下午场2点半到4点半,晚上是她的爱人李老师教钢琴课所以她休息。
杨老师到后面没有时间备课了,上课的水分就越来越大,感觉再上她的课,她在耗时间了。
我上了十次课,她才教会了我三首歌,我又交了十次课的费用后,她建议我唱的一首外国歌曲,我费了好大的劲儿学这首外国歌曲,连词都背下来了,但去她家上课的时候,我唱歌她弹琴伴奏居然经常弹不熟,总停顿,影响我唱歌的情绪,并且也不再指导我唱歌技巧,一个人20分钟很快就耗过去了,再换下一个人,上课没有收获了,所以上了五次课后,我就找借口要去广州带孩子,把她的课给退了。
我们这四个人是王姐先退的,王姐的借口是她的姨妈生病住院了,她要去照顾,看王姐退了,我就找去广州带孩子的借口退了。
剩下静姐和群群没借口可找,又继续上,但把她们俩分给了中午的小组,影响静姐睡觉,所以静姐上了一次课后就不再去了,群群坚持把第二个10次课上完以后也找借口不再去了。
我们四个人,王姐上了10次课,我上了15次课,静姐上了11次课,群群上了20次课。
这学期杨老师的班,我们这个四人小组只有静姐没报名,周四下午上课的时候,杨老师还问我静姐为何没报名啊?我回答静姐没报上。
面对面上课还是效果好,最主要的是班主任时不时会来教室监督,所以上课老师不敢对付,杨老师上课就比较认真,我感觉周四下午上一次课比去她家上小班的课收获还多,关键是在老年大学上一次课才16元。
说到底,这就是人性使然,要不然国家会设置那么多规章制度和法律呢,人啊如果没有监督,人性的弱点就会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