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出轨只是因为性别吗? 》中讲到,其实出轨不只是因为性别,越轨的欲望其实一直潜藏在人们灵魂深处,不论男女都会有出轨倾向;只是在男权社会下,男性出轨成本更低,女性被打压,才会出现男性出轨比女性多。
在此基础上,今天就来重点聊一聊「如何更好对待出轨」这个问题。
一、出轨就是「渣」?
既然出轨是人的天性,那专一就是一种选择。
但在一对一专偶制有着霸权地位的环境下,会容易让人觉得专一才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出轨者会被马上贴上“渣”的标签。
实际上,专偶制只是人为制定的,这种把性与爱绑在一起的情况,也只是性道德的一种。李银河的《性学入门》中就说到,并不是所有时代和社会都是遵从这种性道德的,如有些时代,性和爱毫无关系;有些时代,爱情的对象可以是或不是性交的对象。这取决于社会价值观。
当然,专偶制也是有其好处的:约束和规范了性行为,让家庭和社会更稳定;另外,也可以很好地照顾到了人固有的占有欲和妒忌的天性。
但要是让它成为天下大一统、绝不通融的社会制度,也会有很多的负面影响:让人容易误以为对配偶的整个人身具有占有权,甚至过分约束对方,对感情造成损害。过度的压抑必然会导致反弹,出轨、背叛也就在所难免。
实际上,要是两个人感情深厚,专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与其把忠贞作为感情的前提,还不如让它成为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就如潘绥铭说的「忠贞无大用,不爱必移情;只有爱得深,专一才成真」。
更何况性和爱,本来就是个人的权利。一个自由与包容的社会应该允许更多可能性存在。曾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曾经说过:婚姻的契约可以是个性化的,每一对伴侣都可以根据他们自己对婚姻价值的理解,来规定彼此之间的承诺。
二、如何更好地对待出轨?
所以,在个人看来,更好的做法是:让双方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关系模式,无论是一对一,还是开放关系。只要背后遵循两大原则:
- 平等原则:性别平等,权力平等,不能存在「双重标准」,如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 自愿原则:所有人需知情同意,不能再次身体或精神上伤害到任何一个人。
另外,说到开放关系,可能有些人会马上反驳,说这是放纵的、是不道德的,会导致一片混乱。但实际上,开放关系也是需要克服人性的——固有的占有欲和妒忌心,而这甚至比一对一关系中克服对其他人的性欲更难,因此尝试开放关系的开始可能会经历精神极度的痛苦。这也是开放关系的弊端之一。
而只要迈过这个门槛,后面或许就是一片光明。例如据Conley等人在2017年对1507位处在一对一关系中、以及617位处在非一对一关系中的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在满意度、承诺与激情等量表中的得分上,两种关系中的人并无显著差异;但在信任程度这一方面,非一对一伴侣显著高于一对一伴侣。
所以开放关系不一定就是完全的放纵,甚至是对人性的超越,让关系达到更好的境界。
(更详细的分享欢迎参考之前的文章《开放式关系就是放纵?今天,来聊聊传说中的开放式关系 》)
最 后
总的来说,专一只是人的选择,出轨未必就是渣,关键是彼此在平等和自愿的原则下做好约定,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
关系模式也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情况不同,能接受的模式也不一样。而在自由包容的当今社会,应该允许更多可能性存在,而不是片面地评判。
但不论如何,要做到自行决定,就需要很清楚这段关系最根本的承诺和愿望,清楚自己的身份,并且双方都需要负责任地履行承诺,否则关系模式或许就真的只是一种放纵。
因此,综合这两篇文章的内容,以后要是遇到因伴侣出轨而不知所措的情况,可以尝试这么去想:
出轨其实是人的天性,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专一才是人的选择。专一与否,与性别无关,与人有关。
如果当初约定了要对彼此专一,而ta却偷偷出轨,那这是ta违反了协定,并且伤害到了其他人,那就需要去衡量彼此的关系深度是否能盖住这次的创伤,如果不能,那果断离开;如果感觉可以接受,那不妨找个时间好好探讨彼此想要的是怎样的关系模式。
爱情很简单,但也很复杂。只是与其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讨论出轨、预防出轨,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自我的成长、感情的经营上,毕竟在关系里,成长和建立深层的联结才是更重要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