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莱多大教堂 影像记录136
2024年4月28日,在西班牙托莱多古城,参观托莱多大教堂。(图片1)
那天是礼拜日,游客不能入内,导游退了门票钱,我们只好在外围转悠。游人还是不少。
一、宗教地位
托莱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是西班牙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托莱多的地标,告诉你这座城市是西班牙天主教的中心。
从名气上看,托莱多大教堂与塞维利亚大教堂、布尔戈斯大教堂不相上下,一起并称为西班牙三大教堂,但风头明显被后起之秀圣家族大教堂超过了。可是因为这里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驻地,红衣大主教宫就在托莱多大教堂旁边,他每天要走过专用的空中廊桥去大教堂上班。(图片2)
所以,从级别看,这是西班牙最高级别的、国家级的大教堂,比它高级的只有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那是整个基督教教皇办公的地方。
顺便说一句,近年来在西班牙风头无两的圣家族大教堂,其实只是一座社区教堂,级别很低,在巴塞罗那都排不上号。令其名声大噪的是因为高迪、苏比拉克的不世才华。这是后话。
二、建造历史
其实托莱多大教堂是由一个圣母主座堂(主祭坛),加上它周围的22个小教堂(小祭坛)组成。我们现在常常把托莱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与托莱多圣母主座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de Toledo)混为一谈,当然多数情况下也无伤大雅。
托莱多圣母主教座堂所在的位置最早是西哥特人于6世纪修建的一座圣母教堂,穆斯林占领后将其改为清真寺,11世纪阿方索六世收复托莱多后又改回天主教堂。
1209年,拉达(Rodrigo Jiménez de Rada)当选托莱多教区大主教,他一直梦想建设一座与这个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教堂。
1226年,在国王斐迪南三世的支持下,拉达大主教的梦想终得以实现,两人还共同为新教堂奠基,放置了第一块石头。
他们先后聘请建筑家Martín和Petrus Petri设计了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大教堂,随后的建造工程持续了267年,包括逐渐完成的大教堂里半圆形后殿的15个祭坛,以及1300年建成的十字结构中的中殿。(图片3)
回廊部分由Rodrigo Alfonso于1389年设计建造,西侧主立面和钟楼由Alvar Martinez分别于1418年和1422年建设完成,拱顶等最后部分由Juan Guas和Enrique Egas指导,在时任大主教门多萨(Pedro González de Mendoza)的监督下于1493年全部完工,从而成为当时西班牙天主教总教区的第一大教堂。
三、规模
托莱多大教堂包括主座堂及其周围的22个小教堂、唱诗班席位、半圆形后殿、珍宝馆(圣器馆)、绘画馆、钟楼等部分。
其内部的主座堂及周围小教堂是整座教堂中装饰最豪华的部分,尤其是主座堂大祭坛及祭坛顶部的圆形穹隆更具特色。5组反映耶稣生平的彩色松木雕刻作品占满祭坛的整个墙面。这些作品不仅技艺精湛细腻、造型生动,而且人物姿态自然、栩栩如生。室内的15-16世纪制作的彩色玻璃窗户,在阳光的反射下五彩缤纷,更增添了教堂的神秘色彩。(图片4)
主座堂后面的半圆形后殿中,有许多用透明大理石雕成的神圣雕像,在灯光的照耀下,大理石圣母、天使好似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中飘动,这是纳西索·托梅大师最有名的雕塑作品。
在唱诗班席位处,有高排、低排两部分座椅。在低排座椅上有54组反映1492年西班牙天主教君主击败阿拉伯人、进人格拉纳达市的情景,皆用凸雕表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珍宝馆内陈列了许多金银工艺饰品,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座高3米、重180千克,用白银、黄金和珍珠镶嵌而成的圣体龛。每年圣体节举行游行时,圣体龛才被搬出户外一次。
卢卡斯·霍尔丹的巨幅宗教油画布满了圣器室整个穹形天花板。绘画馆内珍藏了西班牙伟大画家埃尔·格列柯(1548-1625年)的杰作《抢寺圣衣》及其他许多名作,还有绘画大师鲁本斯(1577-1640年)、凡·戴克(1599-1641年)、戈雅(1746-1828年)等人的名作。
四、结构
大教堂的正面由三道大门组成,分别称为“地狱之门”、“宽恕之门”、和“审判之门”。(图片5)(图片6)
大门的两侧,是这座大教堂极具特色的高矮塔。(图片7)
其中北侧的高塔是高度达92米的哥特式钟楼,上挂一口重17.5吨的大钟,是1753年铸造的,取名为“胖钟”。(图片8)(图片9)
南侧的矮塔高度为76米,是哥特文艺复兴风格的圆顶塔。(图片10)(图片11)
听另一个团的导游讲解,他说,一般的教堂要么单塔楼,要么双塔楼,不会建这种高矮塔,因为对称是那时的审美标准。话说这座大教堂在当初设计的时候是对称的双塔结构,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侧的地基有问题,下面的地质构造不能建高塔,于是改建矮塔,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我比较相信他的话,但这个说法无处验证。
和许多大教堂一样,托莱多大教堂外部建造了飞扶壁结构,这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建筑智慧。(图片12)
从大门进去,主堂长112米,宽56米,高45米,由88根大石柱支撑着。里面的主祭坛、小祭坛、唱诗班席位、半圆形后殿、珍宝馆、绘画馆等,金碧辉煌,极尽奢华。
五、建筑风格
大教堂并非从里到外、自始至终都是同一种建筑风格,它的主体建筑为哥特式风格,内部装饰则引入了穆德哈尔式的艺术风格,而位于礼拜堂的祭坛又显露出巴洛克文艺复兴风格,可以说这是一座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庞大建筑群。(图片13)
因为早在古罗马时期这里就已经是宗教圣地,在6世纪是雷卡多时期的大教堂,公元646年托莱多主教正式将它纳入天主教之列,然而在穆斯林统治的三个世纪,教堂变成了清真寺,之后又被天主教徒收复。
1085年,尽管阿方索六世保证穆斯林仍可继续使用这座清真寺,但不久协议破裂清真寺遭到彻底破坏。
现在看到的托莱多大教堂建于1227至1493年,它是在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原址上建造起来的,内部装饰则完成于18世纪。
各种流派的建筑师,在一座教堂内,留下不同时代、不同宗教的烙印。